】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900年古跡被燒毀,文保如何得“萬安”
http://www.CRNTT.com   2022-08-10 19:02:18


 
  今年4月份,鑒於文物盜竊盜掘等文物犯罪案件和火災事故時有發生,文物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國家文物局印發《關於推進文物火災隱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動 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多地也加大開展文博單位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力度。但遺憾的是,這種整治行動并沒有避免萬安橋被燒毀。

  由此可見,推進文物火災隱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必須要動真格,從每一處文物古跡入手,不放過每一個火災隱患。假如寧德屏南萬安橋管理方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和文件要求消除火災隱患,上述火災事故應該可以避免。這也提醒其他文物古跡管理方切實履行責任、提升消防能力,防火災於未然。

  對照相關制度不難看出,我國在文物保護方面有不少“硬招”應對火災事故。如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規定“應當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嚴格責任追究”;《古建消防管理規則》明確了古建築消防工作的組織領導、火災預防、滅火以及獎懲等措施……

  但為何這麼多“硬招”防不住火災?答案似乎只有一個,即沒有真正把這些“硬招”挺在火災事故發生前。所以,必須在平時在事發前,把紙上“硬招”轉化為實際“硬招”。據說,當地已啓動萬安橋修複工作,初步擬定了修複方案。但正如專家所言,即使重建,重建後的萬安橋也屬於新建建築。(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馮海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