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萬安橋失火看木拱廊橋保護之困
http://www.CRNTT.com   2022-08-10 19:01:36


 
  現在相關方面的估計萬安橋是可以修複的,歷史上它也被修複過多次。明末、清康熙四十七年遭火焚,乾隆七年(1742年)重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複建為34開間136柱橋屋。民國初再次被燒毀,民國21年(1932年)再度重建。1952年萬安橋西北端被大水衝毀12開間,1954年當地政府出資重建。2014年12月,萬安橋又進行了大規模修繕。

  因此,做好修複大橋的技術傳承格外重要,這是木拱橋保護的第二個維度。關鍵要對專業人員和技術予以特別保護,并讓這一技術傳承下去。木拱橋是世界橋梁史上獨一無二的門類,其營造技藝被稱為中國橋梁建築技術的“活化石”,代表著中國古代木構橋梁的最高技術水平。但是,由於社會變遷,木拱橋已經不是現在的主流橋梁,因而越來越多的傳統拱橋工匠放棄了自己的老本行,不僅一般工匠和技術人員難尋,更不用說技藝精湛的匠人,這也提醒保護木拱橋和其他榫卯建築的技術人員和工匠也是當務之急。

  建立在木拱橋之上的還有文化以及文化的傳承。全國各地的廊橋上的廊屋普遍設有戲台、凳床、攤點等,是村民飲茶、納涼、看戲、集會、歇息、觀賞、貿易等重要活動場所。廊橋上的戲曲表演很多都是地方性的,也是借助廊橋這個空間和舞台才能傳承,也可以稱為廊橋戲。如果沒有了廊橋,當地獨特的文化載體也就沒有了,廊橋戲也就可能消亡。這也是保護廊橋需要考慮的要素。

  保護木拱廊橋需要從多方面計劃,否則,這一獨特的建築就有可能凋零或消亡,與之相連的技術和文化也會隨之萎縮和消失。(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張田勘)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