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步步驚心”,不能讓安全繩成了奪命索
http://www.CRNTT.com   2022-07-27 17:21:33


 
  為何本該救命的安全繩在關鍵時刻總是無法提供應有的保護?記者查詢得知,我國的新國標GB6095-2009《高處作業分級》規定,高空作業時,需佩戴高空作業安全帶,又稱全方位安全帶或五點安全帶。通過兩邊肩膀、臀部,固定到雙腿之間的卡扣上。安全帶可以緊貼骨盆、肩膀和胸部。在發生墜落或撞擊時,這種安全帶由於覆蓋了人體的主要部位,可以有效勒住人體,通過人體的肌肉和大骨骼承重,避免進一步墜落。兩種安全帶比較

  從這三處發生事故的景區圖片中可以看到,游客身上的安全帶,全部是系在腰上的三點式安全帶,僅有腋下兩個支撑點。發生墜落事故時,極易從腋下脫出,而這正是這三起事故中安全繩未起作用的原因。

  不過,此前提到的新國標僅規範高空作業的安全問題,而景區高空設施并不受此約束。如何定義這些高空吊橋,業內并無標准。

  此前界面新聞的采訪中曾提到,“步步驚心”由拓展訓練項目中的“緬甸橋”項目發展而來。但在專業拓展訓練中,團隊客人體驗時會有專業教練帶領,并配備全身安全帶和頭盔手套裝備。

  業內人士稱,“景區日常運營基本沒有專業教練,游客在自己行走過程中一旦踏空,缺少專業人員及時救援。如果穿著的是全身裝備,不會掉下去。如果是半身的安全帶,人一旦失足可能身體倒置,最終造成下跌。”

  目前,該類項目為非標項目,行業無明確准入門檻及相關統一規範標准,亦無國家統一規定的正規設計及施工單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