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絡時代,“社會性死亡”就是天大的事情
http://www.CRNTT.com   2022-02-24 18:39:23


  “社會性死亡”對當事人是天大的事情。這樣擲地有聲的表述上了熱搜榜。

  2月21日,最高檢以“網絡時代人格權刑事保護”為主題發布了第三十四批共五件指導性案例,本批指導性案例主要側重精神性人格權的刑事保護,其中就包括轟動一時的杭州女子取快遞被網絡造謠案(檢例第137號郎某、何某誹謗案)。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介紹稱,最高檢此次發布的5件指導性案例,主要選編了精神性人格權刑事保護的案例,基本都是較輕罪行的案件。苗生明表示,這些案件雖然看似“小案”,但對當事人來說,卻是“天大的事情”。如檢例第137號被害人穀某因遭受誹謗,使工作、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遭遇“社會性死亡”。

  小案不小,小案背後牽涉的人格權利是“天大的事”,遭遇“社會性死亡”對於當事人來說,更是天大的事。

  從刑法分類來看,侵犯精神人格權類案件,大都是法定刑較輕的案件,罪名看起來危害不那麼大,刑罰的適用有時難免有違謙抑之嫌,特別是像誹謗罪、侮辱罪,它們原則上是刑事自訴罪名,雖然由被害人自行取證、自行刑事自訴。

  然而,此次公布的案例證明,在網絡信息化時代,被告人信口雌黃,隨手一發,給被害人帶來的危害有時卻是難以預料和想象的,刑法必須做出回應,既懲罰犯罪,也是警示他人,特別是需要由傳統的刑事自訴轉向公訴路徑。

  五件典型案例在適用刑法時,不僅體現出從嚴懲治,更做到了精准打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