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虛假招聘頻發,網絡信息服務平台也要“守土盡責”
http://www.CRNTT.com   2022-02-22 19:57:11


  近日,一小夥在網絡信息服務平台上找工作卻被擄至柬埔寨淪為“血奴”的消息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對此,相關平台回應稱,尚未確定受害者是在本平台查看到的招聘信息,平台也未查到對應企業發布的招聘信息。2月19日,海報新聞記者以“虛假招聘”為關鍵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發現有大量求職者被騙。虛假招聘背後的陷阱不光是錢財被騙,還有強迫賣淫、卷入販毒團夥等觸目驚心的判例。

  網絡信息服務平台發布虛假招聘信息,以及造成的潛在危害,由此可見一斑。這實際是在考驗網絡信息服務平台能否在規定責任之內切實做到“守土盡責”。

  事實上,不管此次事件是否真由網絡虛假招聘引起,但其引發的人們對網絡虛假招聘的不滿與憤懣卻是事實。

  目前,由於網絡信息服務平台“守土失責”而引發的信息洩露,導致應聘者飽受騷擾、財產損失,甚至生命安全等權益受損。究其更深層次原因,一方面是平台准入門檻低,信息審核把關不嚴,導致魚龍混雜,一些虛假招聘信息輕而易舉就發布在相關平台上。另一方面,一些平台內部管理不善,或技術跟不上,導致信息不正常外洩,也給應聘者帶來麻煩。

  具體來講,一些不法分子在網絡信息服務平台發布虛假招聘信息,扎好籠子等待不知實情的應聘者投遞簡歷,然後收集整理買賣獲利;另外則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站技術漏洞等,通過“提取器”“采集系統”等外掛工具,從正規招聘網站、郵箱非法批量抓取下載。這些信息“采集”和交易,無意間成為了一些作惡者的“幫凶”。

  從“誰受益誰擔責”的角度講,網絡信息服務平台經營者通過提供招聘便利,從中收獲了流量等利益,平台上出現了虛假招聘信息、招聘信息輕易洩露等問題,平台當然有責任、有必要進行反思和負責解決。

  根據《電子商務法》的有關規定,如果平台未盡到審核和管理義務,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以一定的罰款等處罰。

  此次事件也提醒相關網絡信息服務平台,應該敏銳看到自身存在的技術、制度、管理和執行等方面的不足,并切實做到“守土盡責”,迅速采取得力措施加以及時糾偏。

  當然,此前一些招聘網站一出現問題就表態整改,但不久又出現類似問題的情況,也警示要想它們真正自覺深度徹改,離不開嚴肅的執法督促跟進。(來源:新京報 作者:餘明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