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野生象“出走”看深入推進生態修複
http://www.CRNTT.com   2021-06-11 18:35:48


 
  中國環境報:您對我國在進一步深入推進生態修複方面有哪些建議?

  潘文婧:首先,需要進一步強調生態修複的重點和實施途徑,扭轉一些地方過度“人工化”狀況。目前生態修複工程的範圍,既涵蓋自然生態系統修複,也包括人工系統(如植樹造林、人工種草、人工濕地)的建立。科學研究表明,相比於建立人工系統,針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修複可以帶來更多重的環境和社會收益。以森林為例,人工林在全球森林恢複的努力中占據主導地位,是近年來森林覆蓋率增加的主要貢獻者,但是人工林對於生物多樣性,以及儲碳、保土、蓄水等生態功能的收益較為有限。因此,盡管《規劃》中將“自然恢複為主”列為首要原則,但對涉及退耕還林還草還濕等具體工作,仍需要給出更明確的要求和指導,扭轉一些地方生態修複過度人工化的“慣性”。同時,對現有的人工生態系統進行自然化管理,并引導修複工程以自然化為最終目標。

  其次,加強科學把關、強化審批與監督,謹防出現“看似修複,實則破壞”現象。科學理論和技術是生態修複工作的“地基”。生態修複的各環節如調研、規劃、實施、監測、評價都必須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然而,由於有些規劃、審批、實施主體獲取的科技支撑不足,讓一些以生態修複為外衣的項目得以“渾水摸魚”上馬實施,帶來的後果是原生濕地、天然林被進一步破壞。應當謹防這類事件發生。

  第三,動員社會力量,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生態修複需要大量資源投入,僅靠政府投入難以滿足全部需求。從公共資金的角度來說,急需進一步健全生態補償機制,使經濟發達地區作為生態保護和修複的受益方,通過相對靈活的機制為生態保護和修複的主體區域提供激勵。同時,隨著企業參與環境保護的意願不斷增強,環境類社會組織的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這些社會資源和力量應得到更多重視和引導,使其在生態修複領域的興趣和投入與生態修複工作的整體規劃和重點更為契合。

  最後,謹防片面地將生態修複視為實現碳中和的“捷徑”。在鼓勵多元化的社會參與和資源投入生態修複領域的同時,也要謹防生態修複被相關企業和有些地區片面地視為實現碳中和的“捷徑”。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各地政府和重點行業都面臨盡快提出實現碳中和目標和途徑的壓力。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被視為實現碳中和途徑之一,於是,“植樹造林”、“海洋碳匯”等概念頻繁刷屏。需要注意的是,生態系統對碳的儲存容易受到災害和未來開發利用的影響,再次形成碳源。另外,通過自然生態系統從大氣中吸收和固定碳需要若幹年時間,很難用“種一棵樹等於減少多少碳排放”的簡單公式來換算。只有經過科學規劃、有效實施,并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參與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才能實現氣候、生物多樣性、社區生計等方面的正收益。

  聯合國“生態系統恢複十年(2021-2030)”倡議行動近期已正式啓動。今後10年,全球能否扭轉生物多樣性衰退的趨勢,我國在綠色發展之路上越走越好,都取決於社會各界的決心、智慧和行動力的協同。相信我國一定能交出一份生態修複的滿意答卷。(來源:中國環境報 記者:張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