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傾倒牛奶、裸貸打投、無底綫維護……狂熱畸形的選秀是時候喊停了!
http://www.CRNTT.com   2021-05-06 20:54:52


 
  2020年2月,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廣電總局網絡司的指導下,發布了《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准細則》,當中提出:“節目中不得出現設置‘花錢買投票’環節,刻意引導、鼓勵網民采取購物、充會員等物質化手段為選手投票、助力”。但在節目中并不叫“投票”,而是用“撑腰”、“助粒”等詞匯來規避,但本質并無區別。人民網發布評論:“所謂的選秀跟打投,說白了是一場多方合謀對粉絲的圍獵。這次事件真真切切地提醒我們:是時候整治了。”

從全民養成變全民公敵 選秀如何一步步背離初心

  2018年被稱為“偶像元年”,這一年《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相繼爆紅,新世代追星理念下吸引著一波又一波觀衆,兩檔節目皆聲稱要打造國內最好的男(女)團,但發展至今不過三年,優秀的作品屈指可數,野蠻生長的亂象卻層出不窮——粉絲集資、徹夜打投、網絡暴力、流量造假、無視國家法律……種種無底綫追星的行徑,已讓此類網絡選秀愈來愈有成為全民公敵的趨勢。

  究其根源則是對於流量的追捧和利益的驅使。從選秀通道開啓那一刻,決定誰能出道的,便不再是單純的才藝,流量才是王道,誰的粉絲群體能“氪金”、有持續打投的“戰鬥力”,誰就可能走上成團的“花路”。單靠數據和流量衡量選手的弊端也在逐漸顯現,在成團出道後,不斷有人被爆出“黑料”:父母為欠錢不還的老賴、在網絡上臟話連連、私生活緋聞不斷……曾經熬夜打投的偶像失去了光環,不少粉絲直呼“房子塌了”。

  從選秀節目出道後也并不是一勞永逸,他們無縫接代言、拍雜志大片,空降各種綜藝、影視作品,直至其商業價值被榨幹耗盡或被下一茬兒偶像取而代之。偶像市場瞬息萬變,最終多數藝人只能曇花一現隨後進入查無此人的狀態;而為數不多的幸運兒則能在經紀公司、平台方、商業主的共同“維護”下,繞開實力與專業的公平競爭,憑流量坐擁最好的資源。

  在偶像選秀節目的“造夢工廠”裡,如果你有錢我消費、各自歡喜倒也罷了,但偏偏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對於追星和成為偶像充滿幻想,乃至一部分年輕人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價值觀。有的人借錢追星,有人借錢追夢,有人破產,有人絕望。其實,節目沒有創新、無趣無用,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在於,粉飾一個又一個金錢包裝的泡泡,環繞在年輕人周圍,讓他們以為這是所有的陽光,然後再逐個戳破。

  如今,一連串涉嫌違法的行為看似一夜爆發,實則公衆“苦畸形的流量思維久矣”。要糾偏,呼籲粉絲理性追星恐怕治標不治本。只有從源頭上規範各平台、經紀公司、軟件商等,從源頭遏制畸形的“基因”,才可能讓“偶像”回歸其應有之義。(來源:大衆網 大衆網•海報新聞編輯:葉開 綜合新華社、光明網、文匯報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