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賈淺淺的“粗話”詩,文化領域的“圈子”病
http://www.CRNTT.com   2021-02-04 23:11:11


 
  坦白說,詩詞鑒賞是需要一定文學底蘊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大衆審美可以被直接無視,更不意味著大家一定要從下裡巴人的叙述中,咀嚼出陽春白雪的詩意。現實生活中,有人似乎固執地認為,如果想要評價一枚雞蛋,你就必須先做一個母雞。這種“你行你上”的邏輯,看似充滿專業的力量,實則不過是“圈子文化”的捍衛者,而這樣的“圈子文化”,無疑是文學藝術之類高雅領域,與大衆審美漸行漸遠的標志。

  評價一首“好詩”也許并不容易,不過,評價一首“壞詩”也許并沒有那麼難。無論任何時代的任何地方,充滿粗鄙詞匯的大白話,恐怕都很難與詩意聯系在一起。因為賈淺淺,她的父親賈平凹也再次進入公共視綫。相比起寫詩,以小說創作為業的賈平凹,無疑更加追求“寫實”。盡管如此,在賈平凹的代表作《廢都》中,他也只是含蓄地以“此處省略多少字”來代替,未嘗直接挑戰大衆審美與公序良俗。相比之下,行事刁鑽的賈淺淺也算是用“廢詩”彌補了《廢都》的缺憾。

  其實,用“廢詩”來比喻賈淺淺的詩作,終究還是客氣了——那些充滿不可描述詞語的作品,不是“廢”,而是“壞”。當此之時,真正應該對這些作品進行綜合評估的,不是各路文學評論家,而是掃黃打非部門。文學的表述方式有無數種,“涉黃”無疑是最惡劣的那一種。(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作者:趙志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