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不禁龜鱉 讓“禁野令”更精准
http://www.CRNTT.com   2020-03-11 18:19:3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漫畫:徐簡
  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對於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要按照漁業法等法律法規嚴格管理。中華鱉、烏龜等列入上述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栖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這意味著將不列入禁食範圍。

  為從源頭上防範重大公共衛生安全風險,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近日表決通過決定,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應該說,這一決定是及時而又必要的,食用野生動物往往與傳染病爆發有關,已成為醫學界的共識。比如,鐘南山院士指出,吃野生動物是一種陋習,從近幾十年急性傳染病情況來看,接近80%都來自動物。“禁野令”給那些亂捕濫獵、非法交易野生動物,以及貪食“野味”而罔顧安全者,敲響了警鐘,明確了法律紅綫。

  不過,“禁野令”發布之後,關於烏龜、中華鱉等還能不能吃,一直是高懸在人們心頭的一個問題。這既關乎不少人的“口福”,更牽涉到衆多養殖戶的切身利益。比如,在廣東,中華鱉養殖戶已近10萬戶,甚至成為揭陽市雲路鎮支柱產業,有著成熟的產業鏈體系。然而,最近深圳發布的《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將經人工繁育飼養的龜、甲魚等野生動物也列入禁食名單,一度引發廣泛爭議。這一次,農業農村部印發的《通知》正是一次對公衆的主動闡釋,可以廓清疑慮。

  事實上,中華鱉、烏龜等不列入禁食名錄是合乎民衆認知的,既符合國人千百年來的飲食習慣,也不違背此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決定。根據決定的精神,除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外,其他水生動物未列入禁止食用範圍,其管理適用漁業法的規定。也就是說,并未實行“一刀切”。《通知》明確不禁龜鱉,讓“禁野令”更為精准。畢竟,關於何為“野生動物”,普通百姓與法律人士、動物保護專家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中間模糊的界限很難自行把握,也容易造成誤傷。而一項制度的生命力在於落實,厘清“禁野令”的邊界,提高民衆認知度,加強可操作性,其意義重大。

  當然也要看到,不禁龜鱉并非給“禁野令”開了口子。此次“禁野令”的出台,本身就是對以往一些法律法規執行不力的糾偏,政策的嚴肅性不容侵犯。《通知》中明確要求,要做好“禁野令”與野生動物保護法、漁業法及地方性法律法規的銜接,堅決取締非法水生野生動物市場,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完善相關檔案和標識制度。

  而同時,也要慎重考慮兼顧一些個體養殖戶的經濟利益,比如應探索建立部分野生動物養殖的退出和轉型機制,設法減輕部分養殖戶的損失。這既有利於“禁野令”的全面落實,也能實現社會經濟效益和民衆接受度等各方面的綜合權衡。(來源:半島都市報 記者:王學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