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道歉”怎麼成了《上海堡壘》的關鍵詞?
http://www.CRNTT.com   2019-08-15 15:56:33


 
  但需要說明的是,大量自媒體對《上海堡壘》圍攻式的批評,是基於流量衝動產生的噪音。太多文章缺乏對電影專業的認識與判斷,沒法從創作、市場與觀衆心理等層面分析影片失敗的原因,而只是陶醉於重複的、空洞的、單一的宣洩式表達,這也是為什麼滕華濤在道歉之後獲得同情甚至掌聲的主要原因——無形當中,滕華濤的身份由強變弱,由被攻擊的對象,變成了需要被保護的對象。

  這樣的輿論變化非常有意思。圍繞《上海堡壘》產生的大量文字是沒有價值的,同樣,認為滕華濤“公關”成功擺脫批評泥淖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兩者都是情緒的產物,是感性的結果,除了帶動眼球之外,不能帶來理性的思考,也不會沉澱出真正的問題。每個熱點話題的生命力都是有限的,當《上海堡壘》的話題熱度過後,人們只會記得由它引起的一地雞毛。

  滕華濤的道歉,是發自內心的想法也好,是“公關”抵消部分壓力也好,從導演個人的角度看,他盡到了自己的責任,為拍出不好的作品而向觀衆道歉,單一地看,這仍然是行業裡的一種美德。但“道歉”不能成為《上海堡壘》的關鍵詞,如同當年“下跪”不能成為《百鳥朝鳳》的關鍵詞一樣,任何時候,針對作品就事論事,才是輿論真正該關注的,過多的情緒只能制造過多的消耗,讓反思的能量消失於無形。

  《上海堡壘》作為電影,在一段時間之後會被遺忘,但導演滕華濤的道歉,卻會被記得更長久一點,因為在這場輿論風波當中,導演的道歉是唯一與創作有關、與未來科幻片發展有關的。不必過高升華他的道歉行為,也不能因為他的道歉而將《上海堡壘》的失敗一筆勾銷。導演個人已經啓動了他的反思之旅,也必然將會從中受益,與《上海堡壘》有關的其他各方,不妨也向滕華濤學習。(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韓浩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