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攝像頭、路由器可能正在“監視”你
http://www.CRNTT.com   2019-07-22 20:19:55


 
  安全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經理菅弘告訴新京報記者,張良碰到的攝像頭後面的針極有可能是一個天綫。菅弘建議,可通過專門的便攜儀器,通過紅外綫和激光來尋找反光點,從而識別攝像頭。還可通過無綫信號探測器鎖定信號發射源來探測。不過,即便依靠設備,也并不能保證萬無一失。“有的鏡面物體會造成儀器誤報。此外,一些無綫傳輸攝像頭有可能會偽裝成WiFi信號或者其他波段的信號,被稱為‘雙信號偽裝’,并不是十分容易發現。”

  “不道德,更違法。”北京國旺律師事務所律師黨占榮這樣形容偷拍行為。

  不過黨占榮認為,在各種偷拍事件的司法實踐中,存在一定難處。當這些偷拍視頻進入到利益鏈中的時候,受害者甚至并不知情。“在司法實踐中對類似這樣的偷拍事件,消費者幾乎沒有防範能力,當前的各種針孔微型攝像頭,在房間內一般很難發現。”

  “此外,從目前的法律規定來看,在偷拍事件中,還停留在民事賠償和行政處罰階段,在刑事上很難去界定定性。因此在面對偷拍產業鏈巨大利潤時,顯然違法成本還是相對較低,處罰力度不足以震懾偷拍者。”黨占榮表示。

  菅弘表示,用戶需要提高家居攝像頭使用的安全意識。“家居攝像頭一般與WiFi相連,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遠程觀看。但很多普通用戶對近些年興起的家居攝像頭根本不了解,大部分人都是基於操作級的。甚至許多用戶使用的都是設備出廠時默認的用戶名,根本沒有修改。”

  黨占榮建議,如果遇到隱私被洩露了,受害者應首先進行報警,由警方調查取證,固定證據,其次受害者也可以對網絡或者其他載體的照片、視頻等隱私材料進行證據保全,查證隱私洩露的過程,最終確定相關洩露者,以便受害者將來進行維權。(來源:新京報 記者:李大偉、羅亦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