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股市錢多任性背後:被需要的牛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13 08:21:08


 
  在這樣的實體經濟表現面前,得有多麼瘋狂,才會想到“呵護”股市,通過股市融資“新四萬億”來擺脫困境?

  相比低迷的股市,政府更加不願意看到瘋狂暴漲的股市。股市上漲,百姓固然歡欣;但暴漲之後的暴跌,甚至帶來經濟的蕭條,誰來承擔?事實上,監管者的態度是明確的。12月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例行發布會上強調,證監會發現做莊有抬頭情況,將加強市場監管,加大處罰力度;中小投資者要理性投資,敬畏市場,牢記股市有風險,量力而行,不要被市場上“賣房炒股、借錢炒股”的言論所誤導,不要盲目跟風炒作。

  不過,前述對衝基金從業者的觀點雖然荒謬,但大範圍的傳播還是顯示了其在大衆中的市場。

投資還是投機

  一些相對專業的分析師們開始用1996 年底格林斯潘提出的“非理性繁榮”,來形容目前的景況。不過,暴漲的背後肯定是海量的資金湧入。究竟是誰在推動股市暴漲?

  據估算,12月3日滬深兩市9149億元的成交天量中,杠杆資金在3000億元以上。一般的分析認為,本次成交量迭創新高,融資融券的作用不容低估。由於兩融業務占用淨資本的比例已經降至5%,近年來證券公司又不斷補充資本金,融資融券的理論上限已經擴張至4萬億。

  不過,財新網引述業內人士的觀點稱,股市資金的大部分不可能來自兩融業務,而更有可能是信托資金;由於目前房地產大周期已經過去,信托又有風險兌付的問題,原來做房地產信托或者是來自實業的資金,遂轉移到了資本市場。財新網的報道指出,信托資金入市背後,主要是商業銀行的理財資金池。銀行理財資金通過傘形信托進入股市,是更“高能”的資金(傘形信托即在一個母信托證券賬戶之下下掛衆多的子賬戶,公用母信托的證券賬戶)。據估算,通過傘形信托配置到股市的資金達到1500億-2000億元的規模。

  那麼,在這些海量資金中,有沒有暗箱操作的黑幕?是不是像一些人所分析的,被樓市或影子銀行(信托)困擾的“莊家”期望炒高股價吸引散戶入場,借機解套?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莊家”已經抬頭。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每次的股災爆發,很多人都會把板子打在“投機者”身上。事實上,在金融市場上,投資與投機並沒有涇渭分明的界定。道德批判至少在股市中是無意義的。對於上述理財資金,恐怕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如何規範其流入股市的問題。

  在凱恩斯看來,投機是“預測市場心理的行為”,而投資是“預測資產在整個投資周期中的收益率的追求”。“現代證券分析之父”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也認為,投機和投資之間的差異是“人類無法體察到的虛無的存在”,而“當投資者和投機者都並存於一個市場的時候,他們投資哲學之間的界限只是由人的心態劃分,因此並不可靠”。

  的確,對於更容易遭受損失、抗打擊能力更弱的中小投資者來說,在股市狂歡中,風險意識和冷靜心態是至關重要的。不過,可惜的是,這種品質是真正的稀缺品。

  股市群氓

  央行降息、杠杆資金湧入,的確是股市暴漲的觸發點,不過正如耶魯大學經濟系教授羅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在他的名著《非理性繁榮》中所指出的,“人們的情緒遠遠要比利率和信貸供給重要”。在他看來,“普遍的信任感和樂觀情緒”,普通老百姓對發財的渴望等,是狂熱投資出現的重要原因。

  換言之,股市的群氓心態,可能是比“莊家”等投機者更嚴重的問題。席勒的描述實際上可以在任何國家的任何一次股市狂躁中看到:“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經紀人事務所裡擠滿了坐著或站著的顧客,他們擠在這裡兩眼緊盯著顯示牌,而不是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說道,“審視歷史,回憶你身邊發生的事,凝神思考與你讀到、聽到或記憶的私人或公共生活中的巨大不幸,你會發現,至今所發生的大部分不幸是因為這些人不知道他們何時是幸運,他們何時該靜坐不動,保持滿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