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雨嘯京城 緣何屢次路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23 14:54:51  


 
  從設計上來說,立交橋橋下區域並不是沒有排水管網,許多甚至安裝了應急排水的泵站。

  北京市水務局原副總工程師朱晨東2011年曾於《北京水務》撰文分析,設計匯水面積與實際情況有誤差、雨箅子數量不足和淤堵、連接管直徑小等問題,導致眾多北京下凹式立交橋附屬泵站排水能力未能充分發揮。

  立交橋橋區排水系統的工作原理是,流入雨箅子的雨水,經由連接管流入泵站前池,再由泵站排入河道等受納水體。

  但是據朱晨東計算,以2011年6月23日暴雨的強度,下雨10分鐘,如蓮花池立交橋下不形成積水,則需要安裝250個雨箅子,實際則只安裝了約80個,因此會形成60厘米的積水。

  蓮花池立交橋區泵站的實際能力可安裝120個左右的雨箅子,但要充分發揮其排水功能,則需連接40根直徑300毫米或2根直徑1500毫米的連接管,實際則只安裝了1根直徑1500毫米的連接管。

  立交橋下不可能密密麻麻全裝上雨箅子,也不可能全鋪上管子,雨箅子和連接管的不足,導致雨水來不及流入泵站前池,就已在橋下形成積水。

  即使是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的泵站,也不是輕易就能安裝的。快速城市建設擠占了大量土地,沒有給這些立交橋留出安裝泵站的空間。北京另一處紅領巾橋泵站僅選址就大費周章。東四環通車已經十餘年,紅領巾橋周邊基本沒有空地可供建設泵站。最終建成的泵站已經壓了東四環的規劃紅線,靠特批才得以建造。

  就連泵站能夠排出去的水,有時也很難順暢地排掉。

  2011年7月《北京日報》曾撰文解釋過北京地下排水管道過窄的疑問。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師段昌和對《北京日報》解釋說,北京地下的主排水管道最窄的也有1.5米寬,最寬的東護城河管道有10多米寬、3米多高,裡頭能並排開汽車。

  目前,涼水河、清河、壩河和通惠河是北京城區的4條雨水排放“大動脈”,但並不是所有區域的降水都能順利地流入其中。從排水管道通向“大動脈”的中間環節,往往形成“栓塞”。

  目前,還有很多管道通向“一步就能邁過去”的小河溝。

  去年,北京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也對媒體表示:“最早的二環、三環路下都設置了排水溝,最寬處達到十幾米,裡頭能並行兩輛車。但四環建成時,排水就依賴周邊很多區縣管、鄉管的中小河道,排水體系沒能同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