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港方面參與援建的綿陽紫荊民族中學(下稱“紫荊中學”)被拆一事,綿陽有關官員日前向記者表示,這是萬達綿陽公司“擅自拆除”的,綿陽方面已經通報萬達集團,作出嚴厲的批評,萬達也作了深刻的檢討,而相關部門也正在研究對萬達綿陽公司的處罰措施。
好一個“無惡不作”的萬達公司,好一個“恃財傲校”的萬達公司,好一個當“臨時工”的萬達公司。沒想到,國內知名品牌的萬達公司也成為了“替罪羊”,當起了“臨時工”,成了“背包袱”的“弱勢群體”。思前想後,我不僅有如下疑問:
疑問一:萬達公司“擅自拆除”香港援建中學,底氣何在?我國建立了嚴格的徵地拆遷法律法規,規範了相關的程序和流程,並對違法行為制定了嚴厲的懲處措施。然而,萬達公司卻無視這些“條條框框”,擅自拆除了香港援建中學,底氣之足,足可以氣吞山河、光照日月,如此視法律法規如兒戲,當拆遷政策如無物。是誰給了萬達公司“恃財拆校”的資本,是誰給了萬達公司“一意孤行”的理由?
疑問二:企業違規操作,政府監管乏力,到底誰是始作俑者?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萬達公司不會拿著幾十億的資金白白“回報家鄉”,沒有利潤的產出,萬達也不會有此“義舉”。然而,政府對於資金的饑渴,對於政績的仰望,無疑助長了萬達的胃口。政府的監督不是不能到位而是不想到位,不是不能制止而是不願去制止,對於政績的渴望,對於“烏紗帽”的向往也許是真地方政府願意“隔岸觀火”的動力?
疑問三:總體規劃、拆遷安置為何總是“馬後炮”?在萬達項目從南河片區移師師院片區時,正值紫荊中學教學樓重建竣工交付使用;而其後紫荊中學和綿陽師範學院將變身萬達廣場的系列變故,作為捐資方的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和香港特區政府並不知情;紫荊中學的教學樓在5月19日晚開始拆除,政府人士稱並不知情。當然,這些肯定都“事後知情”了,如此多的“霸王硬上弓”著實令人汗顔,“馬後炮將軍”總是讓人不寒而栗。何年何月,我們能按規劃辦事,將問題前置,把矛盾消滅在萌芽處啊?
如果不是網絡的介入,也許此事早就“塵埃落定”;如果不是學校“身份特殊”,估計也就“偃旗息鼓”了。可此事留給我們的思考卻“一發而不可收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按部就班”也許是不錯的選擇,“循規蹈矩”未嘗不是人民的期望。(時間:5月26日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