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的部委預算中,有一項支出增加非常明顯,而且各個部委均有此上升,那就是住房支出明顯加大。財政部、審計署與發改委住房支出的增加幅度均在27%-30%之間,而保監會的住房支出增幅則達到了 41.38%。占總預算支出高達7.16%。支出增幅與占比均最高。對於住房支出增加的原因,多個部委給出的解釋是“因規範津貼補貼,住房公積金計算基數提高,符合購房補貼人數增加”。
人們又看不懂了,保障房是為了給低收入和有困難家庭提供住房,怎麼會變成了部委機關的福利了呢?從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財政框架,實行部門預算制。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基本民生保障成為財政支出的重點,比如加大普惠農民力度,提高教育、衛生領域的公共保障支出,以及2009年啟動的覆蓋全面醫療衛生體系改革等。
民生數據不能表明其直接惠及公民,而是大部分在政府管理過程中被揮發掉了。例如,四川省2010年社會保證和就業預算支出46億元,其中直接用於民生的為1.8億元,間接用於民生的為9.2億元,而政府自身消化的(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為20億元。約有一半的以民生支出預算實際上被政府自身消耗掉了。所以,一本預算不僅反映政府怎麼樣花錢,更應該表明政府把錢花在了誰身上。透明的預算公開才是真的公開。
公共財政取之於民,就要用之於民。溫家寶總理多次談到公共財政的重要性:“我們要推進財政體制改革,使公共財政更好地進行結構調整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更好地改善民生和生態環境。其實,一個國家的財政史是驚心動魄的,如果你讀它,從中不僅會看到經濟的發展,而且還有社會結構和公平正義的程度。”
一份收支平衡的預算報表如果僅僅展現給人們的是財政在數字上收支平衡,那麼,其公開的意義將形式化。如果有勇氣公開,那麼就應該讓大家看到財政公開的誠意,而不是僅僅是成為各部門每年例行公布的文件。預算透明比公開更重要,人們期待看到的是一份不再遮遮掩掩、充滿質疑和不解的預算報告,一本讓老百姓看得懂的預算比越來越厚的預算更能表現出政府推進財政改革的決心。(時間:4月25日 來源: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