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果伊朗石油的主要傳統買主紛紛轉身,將給不願響應的國家造成相當的國際輿論壓力。除此之外,世界經濟深度依賴歐美金融服務,這將使歐美有可能對其他不響應禁運的國家的公司以“金融聯繫”為由予以制裁。上周美國宣布對三家外國公司進行制裁,聯結點就在於“石油金融”。這些形勢的變化,迫使並不公開宣布加入石油禁運的國家,為了石油安全,不得不暗中展開替代石油供應市場的尋找,從而形成事實上的對伊石油禁運。
現在全球石油產區越趨區域化,世界已經基本擺脫了“中東石油依賴症”,形成了加拿大油砂、美國頁岩油到巴西深海石油的北美石油弧形供應圈,以北海、地中海及俄羅斯石油為環歐洲供應圈,和以中亞、西伯利亞、南海的亞太石油供應圈。石油版圖格局的改變,使這一次石油禁運的制裁,有了可能的基礎。
這有可能迅速使被制裁國出現兩種對立的態度:大幅度讓步或激烈對抗。如果選擇激烈對抗的手法,伊朗也只剩下唯一選項,就是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絕招”。但考慮到美英法等國軍事戰鬥準備與實力對比懸殊等因素,伊朗料不會輕易選擇這一對抗方式。畢竟所有制裁的目的,基本上只是以伊朗“棄核”或重回“核不擴散”框架為目的。
在這種情勢下,伊朗重回談判桌是更加理性的選項,也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正如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所言,現在到了國際社會把伊朗拉回到談判桌的最佳時機。(時間:1月25日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