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學術自由不是虛假鑒寶的遮羞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3 14:50:26  


  央視主持柴靜有一篇關於鑒寶的文章,講了不少這方面趣事。其中一個例子,專家被人請來鑒定玉,大概收了錢,只好努力找出最好的一塊玉說:這塊玉挺接近和田玉了。對方還問:是哪兒出的呢?專家噎了一會兒說:新加坡的。然後他轉過身小聲嘀咕:新的,假的,破的。

  古董歷來多贋品,因不懂行而上當受騙,原本是稀鬆平常事。但是,現在還得小心那些懂行的人坑人。以前就有不少報道,只要給錢,專家就可以根據對方需要開出鑒定書。許多人以為,這種事恐怕只有那些野雞專家才會幹。可近日曝光的一樁事件,卻讓人大跌眼鏡。

  報道披露,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等5名頂級鑒定專家,為騙子自制的“金縷玉衣”開出24億元的天價評估。騙子又拿這個評估去騙銀行,讓銀行人員繼續為其提供4億多元貸款,致使銀行蒙受重大資金損失。騙貸這事情且不說,幾位涉案專家的說法卻讓人火冒三丈。這件讓人用散玉穿起來的所謂文物是怎麼騙過專家法眼的呢?原來,人家壓根就不用騙。這可以說是專家們主動上套,拿人好處給人方便,搞了一場虛假的鑒寶活動。

  前去鑒定的五位專家,連玻璃櫃門都沒打開,就是用眼睛看,然後就在評估報告上簽字了。其中,曾任中國收藏家協會秘書長的王文祥承認,當時對方已表示這是用零散的玉片穿起來的。但他覺得,能把市場上容易丟棄的玉片收集起來穿成“玉衣”,“對國家來說是個貢獻”。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說得更幹脆,他說自己就沒把這當成鑒定活動,而是當成“友誼活動”——“他們請你來,給你一點鑒定費,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就完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