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10萬與8毛,差距咋這麼大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8 22:47:40  


  好在陳先生是學醫的,對要求給降生僅6天的新生兒做大手術感到有蹊蹺,於是拒絕了手術,結果僅用8毛錢的藥治好了孩子的病。孩子免受皮肉之苦,大人也少了天價藥費,躲過了一劫。如果換作是不懂醫學的百姓呢?難道就該被忽悠,就該被宰割?

  在一個盲目追求經濟利益而道德意識淡漠的時代裡,儘管許多病人及其家屬非常渴望醫護人員能懷揣著“天使”般的高尚情操,但很多人卻連基本的職業規範都不能完全遵守。他們不願意為病人多思考,倒是更願意讓病人花更多的錢。因而做出輕率而錯誤的判斷就不足為奇了。

  有的醫院,醫生個人收入跟科室收入掛鈎,於是醫生便不顧病情需要,過度檢查,亂開處方,哪種藥品回扣高就開哪種藥,令患者不堪重負;有的醫院,醫生缺乏起碼的同情憐憫之心,對患者麻木不仁,甚至橫眉冷對;有的醫院,醫生不拿“紅包”就端架子、耍脾氣,把手術刀當成搞金錢交易的工具;有的醫院,醫生喜歡用科學儀器來看病,以“科學”方法進行忽悠,當病人表現與儀器報告不相符合的時候,則服從儀器報告……凡此種種,都令患者感到:醫學越來越“冰冷”了!

  早在200多年前,法國哲學家盧梭就曾擔心:科學技術的進步會導致人的倫理道德墮落。在醫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治病救人較之過去容易得多,但醫患關係卻越來越緊張,究其原因主要是醫護人員道德意識和責任心下降,缺乏基本的對生命的尊重和人文關懷。醫學本該是溫暖的、充滿著人性關懷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醫者,仁術也。”、“大醫精誠”、“醫者父母心”。著名醫學家裘法祖早年從醫,曾在老師的帶領下為一名中年婦女進行開腹手術。術後沒幾天,那名婦女就去世了。經解剖發現,患者的死是感染所致,與手術並無關係。但裘法祖的老師輕輕說了句:“她是四個孩子的媽媽。”就是這句簡單的話,使裘法祖懂得了醫生的責任有多麼重大。著名婦產科專家林巧稚不僅醫術精湛,而且十分體貼患者,經常為患者掖掖被角,問問冷暖,令許多患者終生難忘。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醫學不是修理機器,而是面對著活生生的人。可見,如果沒有對人的全面關懷,沒有對患者疾苦的深切同情,醫生就會淪為“修理匠”。

  總之,醫學的進步,不能以道德的喪失為代價。(時間:9月8日 來源:荊楚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