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執政14個月 菅直人備受指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7 22:29:10  


 
  另外,執政期間的牽制因素太多。首先,菅直人內閣面臨扭曲國會裡在野黨的牽制,導致其政令、法令的出台和實施都打了折扣。其次,民主黨內派系紛呈,黨內牽制力量也非常大。再次,“3•11”地震,以及後金融危機時代石油價格波動,日元升值,出口不振等因素都導致菅內閣內政建樹不多,沒有特別好的表現。

發生釣魚島撞船事件中日關係舉步不前

  菅直人也是日本近年來少有的,任期內沒能正式訪問美國和中國的日本首相。

  中國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員、日本問題專家高洪認為,在處理對華關係問題上,菅直人走向了鳩山由紀夫和小澤一郎的“反面”。

  2010年9月,中日發生釣魚島撞船事件。日方逮捕中國船長並揚言將用日本國內法律對其處置。高洪認為,在此之前,雖然也發生過類似事件,“但日方在釣魚島問題上如此強硬導致發生惡性事件還是首次”。

  雖然此後,菅直人也在對華關係上做出一定努力進行修補,但從近期的中日親近感民調就可以看出,中日關係仍處在低點。“3•11”地震本來是很好的契機,中方也顯示出極大的誠意,在道義和物質上給予日本支持,希望日方能積極回應,進一步規劃雙邊戰略互惠關係。但是震後,日本忙於內政,無暇外交,中方好意落空。所以這一年多時間,中日關係整體穩住,但是舉步不前。

  日美關係同樣並不順利。菅直人內閣期間,在戰略上,兩國同盟關係得到進一步強化。但在戰術問題上,沖繩和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從而導致日美關係不太順利。而在日俄關係上,日俄因為北方四島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兩國關係更是陷入僵局,俄羅斯對日本也沒有寄予多少希望。

應對大地震不力引爆國人不滿

  “3.11”日本地震及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事故發生後,媒體及國人指責菅直人政府未能及時反應,措施不力,處理不當,致使支持率不斷下降。鑒於大地震發生以來,菅直人政府的應對災害方法屢屢讓人失望,有64%的人認為民主黨應與自民黨組成聯合政權來共同應對東日本大地震和福島第一核電站洩漏事故造成的危機。

  由於首相菅直人針對東日本大地震後的災情應對不力,執政黨與在野黨雙方對首相的不滿都爆發出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