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苦撐一年三個月 “拖延首相”菅直人辭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7 22:08:50  


 
日本首相“短命”為哪般?

原因一:“扭曲國會”掣肘

  從2006年9月至今,日本政壇先後經歷了安倍晉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鳩山由紀夫和菅直人五位首相,其中安倍任職12個月,福田11個月,麻生11個月,鳩山9個月,菅直人時間最長,也不超過15個月。

  日本首相如此頻繁更換,政治制度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

  日本採用議會民主制,首相非直選產生,而是由眾議院最大派別政黨的黨首出任。近幾年,日本政壇頻現“扭曲國會”現象,即執政黨和在野黨分別控制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在這種背景下,2007年後的兩年,安倍、福田、麻生三名自民黨首相先後黯然下台。到2009年,民主黨贏得眾議院選舉,首次上台執政,並一舉掌握了眾參兩院控制權。然而,好景不長,2010年參議院選舉中,自民黨卷土重來,“扭曲國會”再現。

  此外,黨首換人大多數時候都直接導致首相更替。然而各政黨內部派系之爭嚴重,不少首相倒台的原因都是因為無法駕馭黨內派別,最終掛印而去。

原因二:首相淪為“替罪羊”

  按照日本的民主制度設計,首相實際上並沒有被賦予很大的權力,卻要為內閣或黨內成員的行為負責,隨時面臨離職的壓力,如果內閣成員爆出醜聞,一切罪責往往會歸咎到首相頭上。例如安倍晉三突然辭職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內閣成員太田爆出了假賬醜聞;2010年鳩山辭職的原因也是時任民主黨幹事長的小澤一郎深陷政治獻金醜聞而捆綁辭職。

  不過,在日本的官僚系統中,政治家和國家公務員系統相對獨立,前者的你來我往對後者的運行影響不大。無論政權爭奪如何激烈,日本的國家機器也基本會正常運轉。(時間:8月27日 來源:中國日報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