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祥航空(資料圖) |
吉祥航空創造了一項“奇跡”!昨日有報道稱,因拒絕讓油量不足的卡塔爾航班先行降落,吉祥航空險釀航空事故,目前涉事機組已停飛。
無視“Mayday”避讓請求,拒不聽從空管指揮,吉祥航空的行為,也許在世界百年航空史上聞所未聞。人們不禁捏把冷汗,對安全要求十分嚴格的航空領域,居然也會發生這荒唐一幕。
民航高速發展,空域緊張,飛行員面臨正點壓力影響。快點、再快點的急躁情緒,也許是引發這場拒絕避讓風波的原因。但追求正點與乘客生命安全之間的博弈,絕不該是快字當先。
同樣是服務行業,東莞的公交近日也上演了一出脫繮的“拒絕”。當地一八旬老人因連遭三輛公交拒載,氣憤之下舉磚砸窗,當街逼停公交。拒載原因,竟是老人乘車免費,私營公交覺得賺不到錢。
拒絕虧損不應與拒載老人畫上等號。人們在質問司機道德素質同時,也想試問監管部門,能否拿出完善可行的措施,對私營公交適當補貼,對拒載進行嚴懲,疏堵結合地為老人創造舒心的出行環境。
拒絕,其實是一種趨利避害的選擇,理應是雙向互動的博弈,但信息的不對稱,權利地位的不對等,讓消費者時常無法掌握拒絕的主動。日前,有媒體稱,環保組織調查發現,阿迪、耐克等知名品牌含有環境激素,威脅人類健康。人們可以拒絕某樣產品,但是,無法拒絕所有產品。人們可以拒絕某項服務,但是不能拒絕所有服務。真不知道還有多少未知的危害在“潛伏”!
賦予消費者趨利避害的權利,以道德的底線,完善的監管做後盾,才能給“脫繮的拒絕”以有力的制衡。(時間:8月26日 來源:新華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