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取締VS規範:北京打工子弟學校生存之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8 12:08:28  


 
  流動兒童研究專家、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韓嘉玲認為,流動孩子的義務教育不應該走市場化運營的路線,而應該由國家全權埋單。

  北京市教委前主任劉利民去年初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打工子弟工作做得太好的話,可能會形成一個窪地,吸引更多的打工人群來北京,從而導致北京面臨更大的人口壓力。

  但據郭宇寬所做的一項調查,該調查從2009年開始追蹤北京、上海各500個打工子弟,到了2010年,由於高考和戶籍的原因,北京有297人繼續留在該城讀書,而上海有300人留了下來,其他的絕大多數回了老家。打工子弟教育問題解決較好的上海並沒有出現北京方面擔憂的“窪地效應”。

  張志強在《2010年北京打工子弟學校現狀分析報告》中為解決北京打工子弟教育提出了幾項建議,包括給予達標的打工子弟學校合法辦學的身份、給予打工子弟學校教師必要的工資補助、將教育補償納入中國教育法律體系等。

  據記者了解,北京打工子弟學校教師工資低於農民工的工資,平均每月只有1000~1400元之間,而且寒暑假還沒有工資。這直接造成了教師流動性大、教學質量較差等問題。

  一位打工學校負責人建議說,如果通過政府補貼等方式提高這些教師的工資,比如提高到3000元/月,將可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並增加教師的穩定性。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告訴記者,北京到底要對打工子弟學校採取什麼樣的政策,目前還不明確。政府肯定是在醞釀新的打工子弟教育制度,但政策取向如何,還無法判斷。(時間:8月17日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