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複旦交大搶生源到底為哪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4 15:04:43  


 
  筆者以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當是創設更具靈活性的錄取機制,平衡學校與考生利益,給雙方更多的選擇機會。建議教育主管部門主動調研調整招生制度的可能性,增強操作的靈活性。比如,可以考慮依托高考這樣一個具備公開、公正和公平特征的成熟考試機制,允許高校在招生指標指導範圍內,將“預錄取”機制公開化,可以向選定的考生直接發放正式錄取通知書。同時,允許一個考生可以被多所高校選中,獲得多個錄取通知。這樣,高校既會權衡錄取通知的實現可能,收縮遍地“掐尖兒”的做法,也會更重視自身聲譽和教研質量,以便更好地吸引人氣。考生則可以借此得到更多的選擇機會,獲得更好保障。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於超高速發展階段,高校的招生能力隨著校區建設、專業建設“躍進”而快速膨脹。相形之下,通過高考進入國內高校卻已經不是考生們的唯一選擇,這就使得國內高等教育領域開始出現供求失衡現象。隨著我國“人口紅利”期結束,5-10年之後,相當部分高校還將面臨更慘烈的生源戰。部分只重數量、不求質量的高校將面臨學費收入減、債務負擔增的窘境,呈現優勝劣汰局面。盡早推進招生制度改革,有利於高校、考生逐步適應雙向選擇、多項選擇的安排,漸次完成過渡,減少未來對高校運營造成的劇烈負面衝擊。說到底,複旦和交大的爭鬥或許只是預演。在現實中,這種亂鬥情境在“狼多肉少”的民辦高校招生市場早已不鮮見,只是此番是發生在名牌高校因而惹人注目而已。 

  一言以蔽之,“亂花漸欲迷人眼”唯制度使然,和所謂人員素質並沒多大關係。(時間:7月4日 來源:南方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