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京報:浮動票價 開高鐵、民航競爭新局
http://www.CRNTT.com   2011-06-15 18:00:37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電/《新京報》14發表題為“京滬高鐵貼近市場“飛行”,才有前途”的社論說,鐵道部公布京滬高鐵票價,最低410元(人民幣,下同,時速250公里二等座),最高1750元(時速300公里商務座),拉開高鐵和民航競爭的序幕,也打破長期以來“鐵老大”的價格壟斷,開啟根據市場需求票價浮動的新時代。

  社論說,京滬高鐵雖未正式運營,已經擺出了一副和民航市場競爭的架勢。昨日,大陸民航股集體下跌,不是沒有原因的。不過,很多民眾或許還真是有些不太適應。眾所周知,鐵路或許是最不善於搞市場競爭的一個運輸行業,京滬高鐵號稱“貼近地面的飛行”,但是,其究竟能夠多麼貼近市場、貼近百姓,大家現在心里或許還沒有底。

  然而,不論是滿足百姓的需求,還是要盈利、收回投資,京滬高鐵除了更加貼近市場“飛行”,沒有更好選擇。在京滬整體客運市場中,鐵路的壟斷是無效的,鐵路方面也不真正掌握高鐵票價的定價權。

  1000-1500公里里程是高鐵與民航競爭最激烈的路線。民航市場已經高度市場化,而京滬又是民航競爭最成熟、最激烈的市場,因此,京滬高鐵票價必然要參照京滬飛機票價,甚至包括引入折扣優惠等浮動票價機制。

  競爭為營收平衡 

  以,只要高鐵並非唯一的選擇,即便此次高鐵票價沒有定在最合理的區間,那麼,早晚也會通過市場競爭而達到最佳營收平衡點。

  高鐵要和民航競爭,除了速度、票價、安全,更重要的是服務。乘客選擇民航,從買票那一刻起,就開始感受到服務的便捷,有代售、有網路、有信用卡等多種購票方式。在機場和乘機過程中,也享有餐飲等各種服務,而航班一旦延誤,航空公司的人要安撫和賠償乘客。高鐵要和民航競爭服務,這些方面能行嗎? 

  顯然,“鐵老大”在服務上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很多。現在的網路購票,有些細節就需要改進,比如,丟了車票補票時還要付全款等,就引起了民眾的質疑,而機票補票顯然不需要;還比如,沒有二代身分證的國人以及外國人,能否更方便購票,也是需要改進的問題。

  給更大經營自由 

  社論說,實際上,唯有靠市場的自由競爭才能及時滿足需求,而依靠行政命令總是效率很低的,改進起來也是很慢的。現在,京滬高鐵已經一條腿邁進了市場里邊,另一條腿也終將邁進市場。鐵路市場的壟斷需要解決,但是,當下最急迫的卻是推進政企分開,行政放權,給與高鐵公司以及一線的運營單位更大的經營自主權。現在,京滬高鐵每天需要2630萬元收入才能償還貸款,償債壓力等不起,唯有讓高鐵更貼近市場“飛行”,才符合百姓的利益,高鐵也才有前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