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紅十字會總會公開選拔官員,拉開醞釀一年多的改革序幕。紅十字會改革與發展課題組組長楊團稱,改革阻力很大,特別是去行政化要侵犯太多人既得利益,推進維艱。
改革的重要性毋庸質疑,遭遇的阻力也不言自喻,比如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所遇阻力可謂空前巨大,但用歷史的眼光來審視,就會發現改革開放實屬明智之舉,也是中國走強國之路的必然選擇。紅十字會作為公益組織,去行政化改革的意義非同尋常,不僅將對其他組織改革起到示範作用,還將進一步樹立紅會的慈善形象,對於促進紅會事業的發展大有裨益。
應該說,去行政化改革是紅會改革的第一步,如果連這一步都邁不出去,後續的改革則無從談起。改革需要付出代價,紅會去行政化改革遭遇阻力,就陷入停滯不前的境地,其中固然有“利益集團”從中干擾阻礙的因素,但制度的剛性與執行力的缺失更是主要原因。如果沒有相應的配套制度兜底,“去行政化”只能停留在表層,能收到的成效也可想而知。
紅十字會到底是個什麼組織?從國際環境來看,無論是國際紅十字運動還是國際紅十字委員會,都是志願組織,屬於民間的社團組織。與國外的紅會相比,我國的紅會更多地多了一層“政治色彩”,既是社會團體又是國家副部級單位,“雙重身份”讓紅會組織管理顯得混亂,體制問題也根深蒂固,人員構成均參照事業編制或公務員待遇,紅會“官員”擁有行政級別,這些都是利益成分所在,改革遭遇阻力也必然存在。
然而紅會畢竟只是單一的組織,“去行政化”作為改革的一大趨勢,紅會改革勢在必行,用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的話說:“不改革,紅十字會將‘被淘汰’。”可見紅會組織已意識到改革的重要性。遺憾的是,關於紅會的改革,到目前為止,國務院今年7月份只印發了一份《關於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象徵性地提出“各級政府應著力推進紅十字事業改革創新。”在法律法規執行尚且被“打折扣”的背景下,僅僅出台《意見》,執行情況早在預料之中,各級紅會缺乏最基本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改革只能舉步維艱。
很顯然,改革就是打破現有的制度進行重新洗牌,必定要觸犯某些人的利益,因遭遇阻力就宣告改革“失敗”,只能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改革舉措的軟弱無力。去行政化改革既要制定具體的改革措施,也要明確問責處罰等細則,必要時出台專門的法規予以約束,在完善的配套制度之下,紅會改革才能把准方向並形成強有力的倒逼機制。當紅會改革獲得成功,將提供一個可供借鑒的範本,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各類社團組織“去行政化”才能日益明朗,並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時間:10月31日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