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郭美美,自稱“住大別墅,開瑪莎拉蒂”,成為輿論攻擊的靶心。 |
10月中旬,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公開選拔幹部,拉開醞釀一年多的改革序幕。紅十字會改革與發展課題組組長楊團說,由於“去行政化”的體制改革“要侵犯太多人的既得利益”,“絕大多數怕改革,怕摘掉公務員的帽子”。 最終,“去行政化”並未直接列入改革任務中,捐贈收入公開和人員雙軌制列入改革方案。
紅會若不在人員管理上脫胎換骨,摘掉“官帽”,其他改革都會流於形式,換湯不換藥而已。改革的目的是為了贏得民眾信任,要能回應“捐你妹”的調侃和質疑。如果紅會內部囿於自身利益拒斥改革,還是不合理的既得利益,又如何說服民眾捐款獻愛心?
慈善捐贈是社會的“三次分配”,是以道德為主導、以愛心為基礎的,目的是為了讓社會更加公正。如果紅會工作人員死抱著“官帽”不放,自身都在阻礙社會公正,那又何談道德、何談愛心、何談“天下為公”之下的奉獻和犧牲?
沒有人事上的根本改革,其他改革如財務公開等也就沒有動力。公開透明本是慈善事業的基本準則,紅會等官辦慈善機構在這方面多年不盡如人意,和人員官僚化也不無關係吧?至於“人員雙軌制”,待遇不同、福利不同、晉升空間不同,拿什麼來吸引對公正敏感的愛心人士到紅會做事?
紅會最新一版的改革方案妥協太多。再比如,財務上將政府撥款與捐贈收入分離,捐贈收入對公,可政府撥款是代表所有納稅人在捐款,更應公開。之所以出現如此局面,是因為紅會改革是“關門磋商”,而非“開門辦會”。真想贏得民眾的信任,不妨問問民眾需要怎樣的紅會。能否改得動,關鍵在於能否加強改革中的公眾參與。
慈善事業和其他政府主導行業不同,相關官辦慈善機構如紅會等要獲得民眾直接信任才行。在其他領域也許民眾無法用腳投票,但在公益慈善上,民眾是可以“用手投票”的。在民間慈善組織如雨後春笋般出現的今天,紅會若不和本不該戴的“官帽”說再見,民眾早晚會和它說“再見”。(時間:10月30日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