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機構改革怎麼改出了14個副局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7 20:26:05  


  廣東佛山高明區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竟有14位副局長……12日,有人爆料出所謂“佛山最牛的局”這一內幕,短時間內引起眾人關注,而消息來源則直指高明區府辦3月9日在高明區政府網發布的一條人事任免通知。 

  “大部制改革前高明區有32個局,而改革後合併成了18個局。”——假如沒有“最牛局”的曝光,佛山高明區組織部有關負責人的表態,一定是當地大部制改革的巨大成績;甚至這一成績還會出現在工作匯報中,可能成為邀功的理由。的確,你看,都說機構改革難,可高明區32個局一下子砍掉14個,成績自然了得。 

  但現在,“最牛局”的網帖讓這一大部制改革的輝煌成績有點灰頭土臉。機構減少了,人卻沒少。被砍掉機構的局長、副局長們搖身一變,成為了新局的副局長。領導如此,想來員工亦如此,不然,可能會招來棘手的問題。不過,這樣一來,棘手的問題是沒有,但老百姓供養的公職人員卻沒有減少。這樣的改革,不過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 

  我理解高明區組織部門的苦心。在機構改革上,的確會面臨各種困難。於是在推進改革中,基本上都採取了這樣一種路徑:所謂機構精簡,只是機構合併、人員合併;對於合併之後的幹部,採取自然減員——等到他們到退休年齡,自然卸任,從而達到精簡機構和人員的目的。事實上,高明區組織部門也是這樣回應的:由於考慮到大部制改革前後的人事穩定,富餘的副職將以 “自然減員”為原則在五六年後完成 “內部消化”。 

  “新瓶裝舊酒”式的行政機構改革的確可以避免改革難以推進的問題,但一個事實也不可忽視:這一方面會讓機構改革的力度大打折扣,甚至有流於形式之感;另一方面,這種改革也阻礙了新生力量出現,不利於工作。 

  以佛山高明區14位副局長的“最牛局”為例,因副職多,在自然減員前,甚至在自然減員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局都不太可能提拔新幹部,這顯然會挫傷下級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而新局成立後,面對比原來更為複雜的工作又需要有新生力量進入領導班子。這樣一來,不僅不利於工作積極性的提高,也不利於正常工作的開展。 

  顯然,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落實公務員,尤其是領導幹部的退出機制。讓領導幹部可上可下真正成為一種制度實際,而不只是漂亮的口號。在筆者看來,穩定不是行政機構改革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的理由。新瓶裝舊酒的改革,除了可能會消解改革的意義,也會讓改革失去民心。(時間:3月16日 來源:新聞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