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害怕記者窮追猛打是慈善諱疾忌醫的表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8 14:46:34  


  今年3-5月,全國慈善組織接收捐贈數額為62.6億元,6-8月全國公益慈善組織接收的捐贈數額僅為8.4億元,按照以往10%的運轉提留,如今慈善組織運作都是問題,看來事件發生後慈善捐款到了冰點是事實,可到底是媒體的窮追猛打傷害了慈善,還是慈善組織百病纏身的惡果呢?

  害怕記者窮追猛打明顯有諱疾忌醫的嫌疑,不能吸取教訓,沒有正視在郭美美事件中暴露的問題,沒有痛定思痛徹底整改和接受公眾監督的決心,反誣媒體傷害了慈善,難道在民政部的眼裡,藏著掖著的問題和沒有暴露的醜聞不會傷害慈善?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環境裡慈善就能做大做強?

  受捐劇減是媒體窮追猛打傷害了慈善,還是慈善頑疾辜負了公眾信任?

  有人顯然犯了本末倒置的毛病,公眾不願捐款的原因在於已經對慈善組織失去信任,甚至公眾早已原諒、或者還感謝郭美美爆料,卻唯獨不肯原諒慈善組織,是因為沒有公正權威性調查的介入,一直是慈善組織在自證其說,事件暴露出的問題至今還遠沒解決,誰願意把血汗錢打水漂?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可這俗話用在如今的慈善組織上卻不恰當,一方面大肆收取捐贈,而對捐贈的用途卻支支吾吾,從不敢大膽示人,聯繫到不斷爆出的貪腐挪用、天價宴等醜聞,公眾定會有種被愚弄欺騙的感覺,隨之的憤怒必然導致慈善失去信任。

  慈善組織原本應該是溝通捐贈者和受助者的橋梁,獲得募捐首先要贏得公眾信任,而信任的前提是慈善要實現操作的透明化,外界也要有效的監督途徑,可如今這些都還和公眾期望有很大差距。所以,媒體猛打不是捐贈劇減的原因,公眾信任的危機才是根源所在。

  態度決定一切,處理郭美美事件的不當態度比事件本身造成的危害更大。民政部將把公益慈善類組織從社會組織中拿出,由民政部慈善司單獨監管值得稱道。但紅十字等不在行業監管範圍內,又不能不讓人懷疑其認真監管的誠意能有幾何?(時間:8月28日 來源:紅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