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疫情防控、經濟復甦……困擾日本新首相
http://www.CRNTT.com   2021-11-08 10:23:15


 
  據日本媒體報道,選舉結果出爐後包括岸田在內的自民黨高層都鬆了口氣,認為議席雖有減少,但遠超預期。

  按計劃,日本將在10日召開臨時國會,選舉岸田為第101任首相。之後,岸田在基本維持現有人員基礎上,組閣並調整自民黨高層人事。

  被稱“無風”選舉

  本次眾議院選舉被稱為“無風”選舉,總體沒有特別大的熱點和波瀾。選前,民眾普遍認為自民黨議席會減少,但不認為會發生政權更迭;選中,自民黨和立憲民主黨等各黨雖圍繞新冠疫情、經濟復甦、收入分配和外交安保等提出了各種政策主張,但總體差異不大,沒有出現大的政策對立和碰撞;選後,各黨在眾議院席位雖互有消長,但總體維持選前力量格局。

  據統計,此次眾議院選舉投票率僅為55.95%,雖較2017年眾議院選舉高了2個百分點,但投票率之低排名戰後第三。極低的投票率不僅反映了近年來日本民眾,尤其是年輕選民對政治漠不關心的態度,還反映了這次選舉缺乏熱點、寡然無味的現實。

  審視本次眾議院選舉,雖然為“無風”選舉,但有幾個現象仍值得關注。

  一是朝野政黨多名重量級政治人物落選。自民黨方面,包括黨內排名第二的幹事長甘利明、世博擔當大臣若宮健嗣以及石原派會長、前幹事長石原伸晃等,多名黨內重要人物在小選區爆冷落選。自民黨幹事長在小選區落選是史上破天荒頭一回,引起輿論震動。作為黨的選舉總負責人,甘利被迫宣布辭職。在野黨方面,立憲民主黨副代表辻元清美和小澤一郎等在小選區落敗,小澤更是終結了連續17次當選的紀錄。

  其次,在野黨“共鬥”收效甚微。立憲民主黨等5個在野黨在選舉中結成同盟,立志實現政權更迭,但選後立憲民主黨從選前的109個議席降至96個,黨首枝野幸男被迫宣布將引咎辭職。在野黨“共鬥”遭遇重大失利,表明日本政壇自民黨一黨獨大、各在野黨疲弱的格局依舊。

  最後,第三極力量日本維新會勢力大增。日本維新會政治主張保守,大力推動修改憲法等,在大阪等關西地區具有較大影響力。日本維新會在選舉中議席數由11席大幅增加至41席,一舉成為國會第三大黨,對政府影響力大幅提高。加上日本維新會,眾議院中修憲勢力超過議席總數三分之二。

  政權仍面臨考驗

  岸田文雄帶領自民黨取得上任後首次大選勝利,標誌著其內閣已經由“臨時駕照”升級為“正式駕照”。選後岸田在記者會見中表示,“儘管選舉形勢非常嚴峻,但顯示了民眾希望在自公政權的安定政治和在岸田政權之下,創造國家未來的民意”,顯示出經過大選後執政基礎獲得穩固的自信。

  日本國內媒體分析稱,儘管眾議院選舉取得勝利,岸田闖過了上任後的第一道難關,但從選舉所暴露出的問題,以及日本面臨的諸多內政外交課題看,岸田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對岸田而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復甦受到重創的經濟是首當其衝的問題。儘管日本國內疫情在10月迅速好轉,但部分專家擔心第六波疫情將在冬天襲來,疫情防控不能放鬆。日本經濟受疫情重創,政府財政赤字激增,岸田繼續加大財政投入雖有助於短期刺激經濟,但未來如何兼顧經濟增長和財政重建將是長期課題。

  甘利明在小選舉區敗北,暴露出安倍和菅義偉政權“負遺產”對岸田的負面影響。甘利明在安倍政權時曾因政治資金醜聞辭職,岸田上任後任命甘利為幹事長受到廣泛質疑和批評,認為是安倍影響在岸田內閣的延續。日本國內普遍對安倍和菅義偉政權出現的權錢交易等政治積弊存在不滿,對此,岸田需要對政治進行補偏救弊,重拾民眾對政治的信任。

  岸田在記者會見時就下一步施政,表示將面向自己主張的“新型資本主義”,推進“令和版收入倍增計劃”,同時在政府內創立傳染病危機管理的指揮機構和兒童廳等,展現出“宏池會”傳統“輕武裝,重視經濟”的主張。岸田的相關政策都是其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主張過,但在眾議院選舉承諾中被删除的內容,未來岸田如何踐行守諾,推動各政策落地以體現“岸田色彩”,將是決定明年參議院改選成敗,以及由此開啟長期政權的關鍵。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