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普京兩年來首次接受美國記者採訪
http://www.CRNTT.com   2024-02-12 09:10:41


 

  普京說,俄羅斯對波蘭、拉脫維亞以及歐洲大陸其他國家沒有領土要求,不會對波蘭使用武力,除非波蘭襲擊俄羅斯。

  普京說,俄烏衝突由2014年烏克蘭“政變”引發。這場“政變”在美國中央情報局支持下進行,從技術角度看,實現了政權更迭目標,但從政治角度看,是一個“極大錯誤”。頓巴斯地區隨後爆發衝突。

  據俄羅斯衛星社援引普京的話報導,俄羅斯決定借助武力結束頓巴斯始於2014年的武裝衝突,“有人會說這是我們的錯誤”。但是,在俄烏衝突之前,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違背承諾,連續五次東擴,並在2008年布加勒斯特峰會上向烏克蘭“敞開大門”。

  “中情局沒有不在場證明”

  卡爾森在採訪中問普京:“誰爆破了‘北溪’天然氣管道?”普京笑著說:“當然是你們。”

  卡爾森開玩笑接茬說:“我那天很忙。我沒有炸毀‘北溪’天然氣管道。”普京接著說:“你個人可能有不在場證明,但中情局沒有不在場證明。”

  普京說,全世界都清楚“北溪-1”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發生了什麼,連美國一些分析人士都直接這麼說。在他看來,要查明“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必須找出既有想法、也有能力這麼做的人。

  “北溪”天然氣管道從俄羅斯出發,經波羅的海海底抵達德國。2022年9月底,管道發生爆炸,4條管道中的3條發生洩漏,共有4處洩漏點,位於瑞典和丹麥附近海域。各方普遍認為這起事件系“蓄意破壞”。

  瑞典檢察部門7日以“瑞典缺乏管轄權”為由,宣布結束持續16個多月的調查,表示已將相關調查材料移交德國方面,但未就事件責任認定給出結論。

  普京還說,“北溪-2”號雖然受損,其中一條管線依然完好,可以向歐洲輸送天然氣,俄方已經準備就緒,德國卻未同意開通。按照普京說法,“現今德國領導人不從本國利益出發,而是遵循西方集體利益”,令他感到驚訝。

  名嘴稱曾遭拜登政府阻攔

  卡爾森對普京的訪談6日在克里姆林宮錄制,在卡爾森個人網站和社交媒體賬戶播出,時長兩個多小時。

  卡爾森是美國右翼新聞評論員,曾是福克斯新聞台當家主播。他與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關係密切。福克斯新聞台去年被指控播出關於2020年總統選舉的不實報導,賠償數億美元後解雇卡爾森。卡爾森另起爐灶,在社媒平台X開設一檔視頻節目,點擊率累計上億。

  卡爾森還指認拜登政府先後兩次試圖阻止他採訪普京。按照他的說法,大約三年前,拜登政府非法監視他團隊的短信,然後將內容洩露給新聞媒體,目的是阻止他們採訪普京。“他們這次故伎重演,但我們還是來到了俄羅斯。”白宮新聞秘書卡裡娜·讓-皮埃爾6日否認,稱卡爾森的說法“荒謬”。

  克里姆林宮說,普京之所以同意接受卡爾森採訪,是因為他不像眾多其他西方媒體那樣片面報導烏克蘭問題。卡爾森認為,許多西方媒體對俄烏衝突的報導偏向烏克蘭。但不少西方記者說,他們向克里姆林宮申請採訪普京,遭到拒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