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國展望2021年世界經濟形勢
http://www.CRNTT.com   2021-01-27 11:52:12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1月25日,聯合國發布最新一期旗艦報告《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預測,全球經濟復甦仍不穩定。2021年全球經濟將反彈4.7%,但這一增長僅能勉強抵消2020年的損失。

  報告警告,如不在經濟、社會和其他領域加大投資,新冠肺炎疫情災難的破壞性影響將持續數年,並進而影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及實現經濟復甦的能力。

  報告強調,消除經濟泡沫以及越來越嚴峻的不平等,對確保全球復甦韌性至關重要,應採取刺激投資、振興全球貿易和防止過早緊縮的政策措施。

  報告說,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4.3%,下降程度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2.5倍多。在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和旅遊業大規模中斷的背景下,全球貿易收縮7.6%。此外,主要經濟體之間持續的貿易緊張關係和多邊貿易談判的僵局,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限制了全球貿易。發達經濟體經濟收縮幅度高於發展中經濟體,降幅達5.6%,預計在2021年將實現4%的產出增長。發展中國家經濟收縮幅度相對較小,降幅為2.5%,預計在2021年將反彈5.6%。

  2020年,全球有1.31億人陷入貧困,其中大多數是婦女、兒童和來自邊緣社區的人。疫情對婦女和女童的不利影響格外嚴重。婦女占高風險勞動和服務密集型部門勞動力的50%以上,如零售和旅遊業,這些領域受到疫情影響最嚴重。

  在疫情持續的形勢下,全球復甦不僅取決於經濟刺激措施的規模以及疫苗的推出普及速度,還取決於這些措施的質量和效果。

  報告指出,各國在疫情期間採取了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總計投入12.7萬億美元,防止了經濟全面崩潰,避免了一場大蕭條。然而,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經濟刺激一攬子計劃的規模存在明顯差異,導致兩者走上不同的復甦軌道。發達國家人均刺激支出比最不發達國家高近580倍,而發達國家的人均收入僅比最不發達國家高30倍。

  此外,為這些刺激方案融資需要借入大大高於平時規模的資金,導致全球公共債務增加15%。如果不將公共債務的很大一部分用於生產性和可持續投資並刺激增長,那麼大幅增加的債務將給子孫後代帶來沉重負擔。

  報告還強調了發展中國家的機遇。如果發展中國家能夠優先考慮促進人類發展的投資,擁抱創新和技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創建富有韌性的供應鏈,將有助於創造新的發展機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