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賣房保殼”折射股市幾多無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2 11:08:05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電/近日,一則“房地產拯救上市公司”的新聞成為輿論關注焦點。據媒體9月21日報道,*ST寧通B發布公告稱,公司以公開掛牌方式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轉讓北京市西城區槐柏樹街11號樓②-201、②-202兩套房產,公告顯示,擬轉讓房產的賬面淨值總計129.74萬元,增值額為2142.88萬元,增值率高達1651.68%。一旦房產轉讓成功,*ST寧通B全年扭虧的幾率也將大大增加。

  股市不振,全靠房市。昨日(9月21日)*ST寧通B“賣房保殼”的新聞博得眼球。值得一提的是,*ST寧通B此次以8.03萬元/平方米的價格出售,低於市場價10萬元/平方米。即便如此,按照當初7589元/平方米的購入價計算,增值幅度也超過13倍。兩套房拯救了一家上市公司,並非神話。

  房地產市場持續高燒,進而成為眾多上市公司的重要投資及利潤通道。早在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份報告就警告說,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熱衷於蓋房賣房,截至2010年,通過股權投資和關聯企業直接涉足房地產業務的上市公司802家,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61%。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這個比例還在持續攀升。

  眾多主營業務與房地產無關的上市公司,之所以熱衷下注,就在於房產門檻低、利潤回報率高。上市公司在銀行信貸及其他融資來源占有優勢,可以獲得較為低廉的資金,而房價不斷上漲,導致各類投資者和購房者爭先進入,確保了房地產市場的強勁需求。但如此一來,上市公司不安心主營業務,導致資金和業務錯配,也加劇了房地產市場和股市雙重泡沫。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上市公司靠房地產續命,反證了如今實體經濟不振,房地產市場虛熱,由此可能導致惡性循環,眾多本從實業起家的上市公司紛紛跨界打劫房地產暴利,各種資源高度集中於單一市場,投資風險性隨之加大。一旦泡沫破滅,上市公司必將被套牢。

  而回歸到*ST寧通B“賣房保殼”的案例,又折射出退市制度的落地困境。有文章歷數了上市公司眾多奇葩保殼手法,比如萬福生科面臨退市後,直接賣殼走人,讓新來股東講故事繼續忽悠。比如*ST儀化火速傍上中石化,資產負債全部剝離,從此走上幸福路。又比如*ST國商乾脆會計計算模式一變,資產價值就發生明顯的變化,於是大虧變小虧,小虧變不虧。可以說,在上市公司的奇葩保殼面前,退市制度有被嘲弄之嫌。

  雖然近年來股市退市制度幾經變革,從以往單一考核上市公司淨利潤,到上市公司淨資產連續兩年為負即可啟動退市程序,進而明確欺詐發行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兩類重大違法行為將被強制退市,可以說退市制度相較以往確實有了不少進步,不過相對於上市公司花樣百出的保殼運動,依然有漏洞可鑽。通過出售還可以賣出去的優質房產,雖然*ST寧通B未來手頭可用籌碼更少,但至少能做到賬面上的扭虧,在大限之前獲得又一個緩衝期,這恰恰反證了退市制度在上市公司業績考核上有待進一步細化,避免類似玩法繼續。

  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辛苦幹一年,還不如賣一套房,說明在實體經濟不振的大環境下,不少上市公司“脫實向虛”化趨勢明顯;而賣房就能保住殼資源,又讓強制退市制度的執行力再遭質疑。投資者、監管者對於股市的幾多無奈,盡在*ST寧通B“賣房保殼”案例的一聲嘆息中。

  (來源:新京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