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別想借“準則”算計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6 09:36:39  


  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9月14日至15日,中國和東盟國家在中國蘇州舉行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六次高官會。本屆會議不同於往屆之處在於,與會各方除了就全面有效落實《宣言》、加強海上合作等議題交換意見之外,還首次在落實《宣言》框架下,就“南海行為準則”舉行磋商。大陸人民日報海外版16日“望海樓”刊出國際問題專家王羽的文章,全文如下:
 
  此次高官會對制定“南海行為準則”的積極意義在於,中國與東盟國家能夠借此機會進行更深入的溝通,為進行下一步行動做準備。但是,個別東盟國家卻對此次磋商抱有過高期待,希望會議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次性解決制定準則面臨的所有問題和障礙,甚至“乾淨俐落”地簽署準則。
 
  不切實際的期待背後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其一,個別國家希望借助“南海行為準則”來束縛中國。“南海行為準則”是中國與東盟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所設定的一個高級目標。《宣言》中明確提出,達成“行為準則”的目的是“進一步促進本地區和平與穩定”。以菲律賓為代表的個別國家故意無視上述前提。它們擔心的是自身實力無法與中國匹敵,與中國較量會處於不利境地。因此,這些國家圖謀利用“南海行為準則”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特點,希望在準則中納入限制中國以正當方式使用執法力量或軍事力量維護主權和權益的內容,以此保護本國強佔中國島嶼、與中國爭奪主權權益的私利。
 
  《宣言》還指出,要在“各方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為簽署“行為準則”做出努力。菲律賓等國不顧“協商一致”,執意通過制定準則將本國目的和立場強加給其他東盟國家和中國。
 
  其二,有的聲索國還希望借助“南海行為準則”來解決與中國的主權爭議。“行為準則”的本意是為解決南海領土主權爭議營造良好的環境,但有些國家卻為了增加與中國談判的籌碼,執意將爭議國際化,其中就包括將領土爭議納入“行為準則”的談判中。“行為準則”談判各方中絕大部分不涉及南海主權爭議,因此,不能用主權爭端綁架準則談判,在直接當事方之間談判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
 
  其三,“一步到位”的期待不切實際。個別國家在此次會議之前捏造事實,對中國百般刁難,以期營造中國破壞磋商的輿論氛圍,準備在會議結束後,將“行為準則制定進展緩慢”的所謂“責任”推給中國。事實上,多數東盟國家對“南海行為準則”的談判進程有正確的預期,認為就“南海行為準則”進行磋商這一行動本身就具有積極意義,不應該對第一次會議就抱有過高期望。個別國家一蹴而就的想法難以得到廣泛認同。
 
  當前,“南海行為準則”談判面臨的主要挑戰在於,個別國家破壞氣氛,干擾磋商進程。中國是積極推動談判進程的一方。未來,中國仍將繼續對“行為準則”談判持積極態度,釋放更多善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