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俄密切能源合作謀求互利共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0 11:31:12  


  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成功訪問,中俄能源合作駛入快車道。中俄專家普遍認為,兩國能源領域合作是建立在穩固的政治互信和謀求互利共贏基礎上的,符合兩國發展利益。

  新華社消息,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李永全說,從近年來中俄高層交往中可以看出,兩國十分重視發展彼此雙邊關係,均把同對方加強合作視為自己的戰略機遇。同時,兩國對當前國際形勢的看法一致,均希望為各自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正是在中俄政治互信水準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兩國能源領域合作日益密切。2009年中俄雙方簽訂協議,俄羅斯石油公司每年向中國供應1500萬噸石油;2011年1月中俄石油管道正式投入商業運營;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問俄羅斯期間雙方簽署協議,未來俄羅斯將把對中國的石油出口量提升三倍。雙方還簽署備忘錄,計劃從2018年開始,俄羅斯將通過管線每年向中國提供380億立方米天然氣。按設想,俄羅斯對中國提供的天然氣最終將達每年600億立方米。另外,中俄還將擴大核能、電力、煤炭領域合作。

  建立在政治互信基礎上的能源合作符合兩國自身利益和現實需求。李永全認為,經濟快速發展的中國需要安全的地區能源供應體系,需要加強油氣資源進口多元化。同時,以能源出口作為國家財政重要支柱的俄羅斯則面臨美國“頁巖氣革命”以及歐洲傳統市場對俄油氣資源需求下降等新現實,為此俄羅斯的主要應對將是加大對亞洲的油氣供應,其首選也是中國這樣一個油氣消費大國。

  “俄中兩國在加強能源合作方面有利益契合點,”俄羅斯能源外交和地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日茲寧認為,持續而快速發展的中國能源市場有利於俄羅斯能源企業擴大能源資源出口,同時也有利於其擴大相關技術設備和服務的出口。此外,俄羅斯通過在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實施面向中國的大型國際能源項目將可獲取大量外國投資,從而為這些地區發展能源工業以及改善公共和交通基礎設施創造條件。

  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還具有互補性優勢。俄羅斯《權力》週刊副總編加布耶夫撰文指出,俄羅斯有豐富的油氣資源,並擁有多年積累的陸上油氣開採和運輸經驗,而中國有豐富的大陸架作業經驗,還有能力為共同的大型油氣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李永全則指出,中國穩定的政治形勢和巨大的市場潛力也使希望獲得可靠出口市場的俄羅斯能源企業充滿信心。

  許多專家還認為,兩國在能源合作中有各自的具體利益訴求,需要通過相互磋商達成一致,而並非一味地迎合對方,這也正符合市場的運作規則。

  “可以肯定,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是互利的,而非附庸關係”,李永全說,所謂“能源附庸”是一些西方媒體和專家的誤解,也不排除是一些西方國家有意挑撥不斷密切的中俄關係。他認為,中俄兩國能源合作的發展是可持續的,符合兩國長遠戰略利益。

  日茲寧認為,俄羅斯實施擴大亞太地區能源供給政策和加快國家現代化發展規劃,中國經濟穩定發展以及俄中兩國在許多國際問題上戰略利益一致等諸多因素促使兩國彼此成為“重要而自然”的能源合作夥伴。未來兩國能源合作的前景將非常廣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