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軍新巡邏機瞄准亞太 二十分鐘可飛抵台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2 10:07:20  


美國的P-3C“獵戶座”反潜機。(資料圖)
  據英國《飛行國際》11日報道,美國Spirit航空系統公司已開始首架波音P-8A海神海上巡邏機的機身制造工作。這種基于下一代波音737的改型飛機,將用于替代美國海軍現役的P-3“奧利安”海上巡邏機。 

  2013年形成戰鬥力 

  新海上巡邏機11日在位于堪薩斯州的威奇薩工廠開始了裝配架的加載,預計首個機身將在100天後的2008年3月19日通過鐵路,運送到華盛頓州雷頓的波音737總裝綫。P-8是波音公司研制的巡邏機,用波音737-800作爲載機,其編號爲737-MMA。 

  按計劃,小批量生産于2009財年第一季度開始,首批生産8架,2011-2012年投入服役,這將使美海軍最早在2013年底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在此基礎上,批量生産將于2012年開始,美海軍希望批量生産能力達到每年12-18架。 

  根據現有情况估計,MMA的最終購買量將達到110架,波音737-MMA的編號有可能是P-8,除了留作訓練用機和庫存備份,最終可用于戰備部署的將超過100架。 

  取代P-3巡邏機 

  美國海軍現役的P-3C巡邏機的衍生型在1999年的中美“撞機事件”中名聲大噪。實際上,在過去的40年時間里,綽號爲奧利安的P-3巡邏機和它的電戰改進型EP-3C一直活躍在全球大洋上,充當和平時期美海軍對他國竊取軍事情報和執行海上偵察任務的馬前卒。 

  在40年的服役時間里,盡管P-3家族完成了美海軍賦予的許多任務,但進入上世紀90年代,它們中大部分已接近服役壽限——美海軍最後一架P-3C是1990年4月交付的,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架P-3也已經在美海軍中服役了14年之久。由于機身老化嚴重,從2003年開始,首批P-3C開始退役,估計在未來2-3年內,將有近80架P-3C要提早或非正常“退休”。因此,五角大樓一直尋找新的代替P-3C的巡邏機。 

  2004年6月15日,美國國防部宣布,波音公司以波音737爲藍本設計的新一代海上巡邏機方案戰勝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交的P-3C改進型方案,贏得了價值3.8億美元的合同。 

  重點部署亞太地區 

  據美國《海上力量》近期報道,采用噴氣發動機的P-8飛機和渦槳飛機擁有相同的耗油量,而它的速度却具有普通巡邏機難以比擬的優勢。P-8重視安全性設計,如原設計的翼尖形狀是向上彎曲,後來改成斜削式翼尖。這樣的翼尖與機翼其他部分處于一個平面,有利于飛機機翼結冰後更早融化。P-8又多又大的艙室使龐雜的雷達天綫和電子設備可以盡可能分散地安裝。這樣,它們工作時産生的電磁波就不會相互幹擾。P-8具有戰鬥能力,它設有內置式武器艙和6個機翼外挂點,可携帶5.5噸武器,包括自由落體炸彈、Mk54型魚雷和“魚叉”空艦導彈等。 

  P-8“海空眼”靠的是雷錫恩公司提供的升級型APS-137D(V)5海上監視系統,其同時相容了多模態合成孔徑雷達(SAR)和逆合成孔徑雷達(ISAR)。SAR雷達能監視陸地目標幷形成清晰圖像資料,而ISAR雷達能進行遠端搜索、跟踪水面艦艇目標,600公里內的陸地與海洋目標都將在它的監視範圍之內。諾-格公司則爲P-8提供的磁場异常探測器,能確定地球磁場中反常的磁力變化現象,而這個現象大多是由水下潜艇造成的,就是說它能探知在水下幾百米深處航行的潜艇。 

  據估計,P-8的大部分將部署到美太平洋艦隊,重點活動區域與現在的P-3巡邏機重迭。加拿大媒體稱,P-8巡邏機在很大程度上是爲滿足美海軍監視亞太軍事動態需要而研制的。波音公司稱,未來P-8從日本沖繩基地起飛,可在二十分鐘內抵達台灣海峽,其巡邏半徑在200海里以上,完全符合美軍當前軍隊轉型的需要。(稿源:國際在綫-《世界新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