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2007--冷戰後最不穩定的一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5 17:39:33  


巴基斯坦是今年的第一號危機地帶。資料圖片為11月13日,在巴基斯坦的拉合爾,巴基斯坦警察封鎖了通往前總理貝·布托住所的道路。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日本和光大學教授伊藤光彥日前發表文章指出:2007年許多國家和地區局勢持續動蕩。美國失去了掌控全球事務的能力,很多地區都出現類似伊拉克那樣的動蕩局面,而且可能轉變爲大規模的動亂。日本《選擇》月刊12月號以《世界從“動蕩”轉向“動亂”的危機》爲題刊發了伊藤光彥的文章。

  2007年即將過去,這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局勢日趨動蕩的一年。自冷戰結束以來,國際社會似乎從未呈現過如此不穩定的狀態。與冷戰時代不同的是,超級大國的核威懾力量似乎已根本不起作用了。

  巴基斯坦是今年的第一號危機地帶。美國一直在極力阻止伊朗的核開發,但目前的巴基斯坦局勢才是真正的火藥桶。伊朗最多也就是開始著手生産鈾濃縮裝置,而巴基斯坦則是公然的核擁有國。該國西北部山區是"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地盤,政府對這些地方幾乎無能爲力。巴基斯坦政局的混亂直接影響到了阿富汗的反恐局勢。在阿富汗,北約投入3.5萬軍隊却未能阻止安全局勢惡化。

  從有可能爆發戰爭這一點來說,科索沃比巴基斯坦更危險。得到聯合國、美國以及歐盟支持的獨立派,遲早會宣布從塞爾維亞獨立。而塞爾維亞及俄羅斯不會袖手旁觀。多民族的波黑和塞爾維亞地區可能再次卷入戰火。

  格魯吉亞曾被認爲是最有希望加入北約和歐盟的國家之一。然而,自今年秋季以來,親西方的薩卡什維利政府遭到在野黨的强烈抵制。目前事態正進一步趨于複雜。格魯吉亞南奧塞梯自治州擁有衆多的俄羅斯族居民,他們要求幷入俄羅斯。親歐美勢力認爲反對派和南奧塞梯的獨立運動都受到俄羅斯的唆使,因此與俄的關系急劇惡化。

  在非洲,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民族清洗悲劇的陰影至今無法抹去。在索馬里,美國支持下産生的臨時政府,正與伊斯蘭激進派勢力展開激戰。在中東,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民兵與土耳其軍隊處于一觸即發的狀態。

  世界範圍內現在缺少一種能够解决,至少是控制這些內亂的有效手段。對于不斷涌現的危機,國際社會只能表示驚愕而無能爲力。

  美國專家羅杰·科恩認爲,究其原因,是由于美國發生了三大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美國對全世界影響力的下降。今天人們已不再依賴美國發出的信息,而是更多地吸納各媒體報道的事實。甚至連出征阿富汗的美國士兵,也不依靠西方媒體來了解國際形勢和戰况,而更願收看半島電視台的節目。

  第二個變化是美國實力的下降,這是近年來出現的最重要的“核心事實”。

  第三個變化是“反美主義”已形成一股政治潮流。

  當今世界的各種事態,以美國的眼光來看,反而會偏離事實,尋找不到解决方法。從巴基斯坦到緬甸,危險的爭端地區都屬于第三世界。如果用工業化國家的模式解釋這一狀况,往往不利于問題的解决。美國在伊拉克的失策,原因即在于此。如今,美國等大國已失去對全球事務的掌控能力。國際原油價格暴漲,原因或許就在這里。

  世界局勢持續動蕩的另一個原因是美俄對立。無論是伊朗核問題,還是科索沃問題,只有美俄擺脫相互猜忌,才能找到解决辦法。然而現在兩國却沒有任何妥協迹象。如果任憑世界各地的動蕩持續下去,結果必定是大規模的動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