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戰略分析:美打造本國絕對安全 破壞世界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6 11:26:11  


美國海軍“海麻雀”防空導彈發射。(資料圖)
  今年是俄美建交200周年,但俄美兩國關系在這即將過去的一年里却幷沒有因爲這個“200年等一回”的紀念日而傳出什麽讓人高興的消息。 

  從今年2月普京在慕尼黑講話中“抨擊美國毫無節制地在世界上濫用武力”,到今年5月普京索性“把美國的單邊政策與納粹相提幷論”;從普京今年8月宣布恢複俄羅斯戰略轟炸機巡航,到幾天前俄杜馬全票批准暫停履行《歐洲常規武器力量條約》;從布什政府執意要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到美國國會頻出報告抨擊俄“侵犯人權”、“背離民主原則”;從俄美兩國在科索沃地位問題上叫板,到在伊核問題上叫勁兒……這一切都標志著俄美兩國關系正在進入“困難期”。雖說俄美不會發生什麽“新冷戰”,但兩國在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上的分歧也讓人不得不爲兩國關系的未來擔憂。

  上周末,美國駐俄羅斯使館爲慶祝俄美兩國建交200周年組織了一次小型活動。美駐俄大使專門請來了84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先生爲俄羅斯的精英人士作了關于世界形勢和大國外交的演講,記者的一位好朋友有幸受邀親耳聆聽了這位世界頂級外交家的發言。據這位朋友講,基辛格在演講中耐心地爲今天的美俄關系號脉。基辛格認爲,冷戰結束後,莫斯科和華盛頓已開始進入一個“新的談判階段”——俄美雙方都試圖采取行動以加强俄美關系。 

  基辛格說:“美國人的問題是容易走極端:要麽采取孤立主義,獨善其身,要麽采取幹涉主義,四處出擊。而俄羅斯人的問題是太在乎安全問題了,但要知道世界上幷不存在絕對的安全。”基辛格接著强調:“對一個國家而言的‘絕對安全’,就是對其他國家的‘絕對不安全’。” 

  到底是“大家”,人家基辛格博士對俄美關系的分析還是那麽入木三分,讓人回味無窮,特別那段對“絕對安全和絕對不安全”關系的表述讓人感到寓意深刻。但思來想去,我總感覺用這個說法來描述俄羅斯似乎總顯得有些“張冠李戴”,而如果用這個說法來形容美國人自己似乎更貼近實際。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執意要在東歐地區部署導彈防禦系統,這引起了俄羅斯的强烈反對和其他國家的嚴重關切。戰略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的這項超級盾牌計劃將破壞業已形成的世界戰略新平衡和穩定,這不僅不利于大國之間的互信和地區安全,而且很可能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 

  美國自上世紀50年代啓動導彈防禦計劃以來,至今已基本形成了以美國本土爲中心,以東亞和歐洲爲兩翼的全球戰略部署格局。盡管美國一再聲稱在東歐部署反導基地的目的是防止來自伊朗的導彈襲擊,但其部署的地點接近俄羅斯的地緣戰略核心區,這無疑將破壞大國間業已形成的戰略均勢。這樣一來,美國似乎是“絕對安全”了,但世界却要“絕對不安全”了。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當然也沒有“絕對的安全”。所謂的“安全”,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絕對的“安全”帶來的是絕對的“不安全”。在當今世界中,一個國家的安全是在尋求平衡的過程中得以實現的。世界上的所有國家之間存在著一種互相影響、依存與制約的關系,都只能享有相對的安全,不可能享有絕對的安全。 

  冷戰結束後,大國關系幾經調整而逐漸進入一個新的平穩發展階段,但布什政府却不顧其他國家的利益,一味地追求美國的“絕對安全”。仔細想來,美國人所津津樂道的“絕對安全”,其真實的含義就是:目前美國所享有的與其他國家相比較爲懸殊的優勢絕對不允許任何勢力加以改變,美國的統治地位絕對不允許被任何一個國家取代。爲了保持這種“絕對安全”,美國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將任何可能取代美國霸權的權力中心扼殺在成長的搖籃里。所謂“絕對安全”的戰略規劃(包括美國人已經公布、未公布以及永遠也不可能公布的),無非就是爲了實現上述戰略目標的一整套嚴密地統治世界的手段與策略。 

  這樣一來,美國的“絕對安全”就增加了其他國家的“不安全感”,使大國間的戰略競爭重新加劇,幷給大國政治互信蒙上陰影,從而爲全球戰略穩定帶來隱患。似乎布什忘了,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世界各國之間政治、經濟聯系更加密切,在安全方面不可能有單獨一國的“絕對安全”,只有大家都安全了,自己才能安全。如果美國執意要搞什麽反導系統,這不僅換不來所謂的“絕對安全”,還可能爲自己帶來新的“絕對不安全”。記得美軍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謝爾頓說過:“美國軍隊是一把使人恐懼的錘子。但是,幷非所有的難題都是一個釘子。”(來源: 中國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