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從格林斯潘“揭短”看白宮的內憂外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8 10:41:17  


在布什發表講話兩日後,近萬名美國民眾在首都華盛頓舉行了大規模的反戰集會和遊行,譴責白宮的對伊政策,呼籲國會通過議案從伊撤軍。
  中評社香港9月18日電/美國著名的財經界權威、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定於17日公開發表的回憶錄中坦言:“令我感到悲哀的是,發動伊拉克戰爭主要是為了石油。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政府)在政治上又不便承認。”在伊拉克戰爭再次成為國會山焦點之際,這位來自共和黨陣營的重量級人物發表這番言論,顯然令白宮處境更為尷尬。

  美英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堅稱,發動伊戰的原因與石油無關。美國總統布什更是稱,發動戰爭是為了解除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結束薩達姆政權對恐怖主義的支援。然而幾番核查下來,並沒有在伊境內發現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薩達姆政權給推翻了,薩達姆也給絞死了,獲得了“新生”伊拉克卻陷入了動蕩不安、衝突和暴力活動不絕的困境中。美軍付出了3000多名士兵死亡的代價,伊拉克民眾的傷亡更是高達120萬人,甚至超過了上世紀盧安達大屠殺中的死亡人數。

  布什在日前發表的電視講話中,宣佈了從伊部分撤軍的方案。據悉,布什作此決定的依據,是10日駐伊美軍司令彼得雷烏斯和美駐伊大使克羅克在國會聽證會上對伊局勢發展情況的闡述。14日,白宮也向國會提交了伊拉克評估報告。無論是證詞還是報告,主旨都是稱讚年初的增兵計劃使得伊拉克形勢有所好轉,仍應堅持現行的對伊政策,反對撤軍。

  解放日報刊文分析說,顯然,這些精心“包裝”過的證詞和報告並沒有受到公眾的信任,就在布什發表講話兩日後,近萬名美國民眾在首都華盛頓舉行了大規模的反戰集會和遊行,譴責白宮的對伊政策,呼籲國會通過議案從伊撤軍。

  那伊拉克的情況是否真好轉了呢?文章認爲:不見得。據美國國會下屬的政府問責局4日發佈的一份報告,在國會給伊政府設定的18個目標中,迄今只達到了其中3個,部分達到4個,而其他11個目標均未實現。不僅如此,伊拉克政治進程目前陷入嚴重危機,已有17名部長退出或抵制總理馬利基領導的內閣。而伊拉克什葉派宗教人士薩德爾領導的“薩德爾運動”15日晚宣佈退出什葉派執政聯盟“伊拉克團結聯盟”,使馬利基政府的政治危機進一步加劇。

  美國國會即將對白宮提交的報告進行評估,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將就撤軍問題展開又一輪激烈爭論。美國輿論普遍認為,布什關於削減兵力的表態,並非是真想作出重大戰略調整。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東項目主任奧爾特曼說,布什講話純屬政治戰術,目的是要爭取時間,好讓國會下個月儘快通過他提出的戰爭撥款申請。

  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人在對伊政策上漸漸與白宮“離心”,格林斯潘揭短就是一個信號。為防止國會討論時共和黨議員“倒戈”,布什不得不作出某些姿態。對民主黨來說,聲勢浩大的反戰遊行恰好是向白宮叫板的籌碼。而打著反美旗號的薩德爾派此刻給伊拉克政治進程“添亂”,想來也不是無緣無故的。

  可以說,在國會討論是否調整對伊戰略的重要關口,白宮面對的內外壓力是越來越重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