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格林斯潘回憶錄:布什拚政治 財長像廢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6 10:11:57  


格林斯潘在他的回憶錄直指布什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主要是為了石油。(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9月16日電/曾任美國聯儲局主席將近廿年的格林斯潘在最新出版的回憶錄中砲火全開,抨擊布什政府沉迷於政治操弄,不顧財政原則。在格林斯潘的筆下,布什的前兩任財政部長歐尼爾和斯諾本質上無能無用。

  聯合報報道,格林斯潘的新書《動盪年代:新世界中的冒》險(The Age of Turbulence: Adventures in a New World)將於十七日出版,正好就在聯準會公布最新利率政策的前一日。在五百頁厚的新書中,格林斯潘直指布什從來不願控制支出,也不否決讓政府赤字惡化的法案;先前共和黨主政下的國會,眼中同樣只有權力,共和黨去年輸掉兩院,葛老認為並不冤。

  不過,布什還不至於一無是處。格林斯潘稱讚布什讓聯準會在政治的壓力下仍能維持獨立性,布什儘量不去干涉貨幣政策,和老布什的做法截然不同。老布什曾把他一九九二年敗選,歸咎於葛林斯班不降息以拉抬經濟。

  格林斯潘用不少篇幅談他對市場和全球化的看法。在能源方面,格林斯潘建議多用核能,並預測人類恐怕無法以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和徵稅的方式解決全球暖化的問題。此外,貧富不均的現象愈來愈嚴重,恐怕會破壞維繫社會安定的力量,甚至導致“大規模的動亂”。

  葛老還預言,由於全球化進展減緩,未來幾年通膨恐怕更難控制。近來中國大陸輸入美國的產品不斷漲價,且長期利率攀高,代表美國很快會出現通膨。 

  另外,據外電報道,格林斯潘最近在他的回憶錄中對布什政府的經濟政策提出猛烈批評,戳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動機是石油;並指布什將政治考慮凌駕於健康經濟政策之上。他的這一言論震動了白宮。美國《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大報提前獲得了書的部分手稿,並予以報道。

  格林斯潘在即將於17日出版的回憶錄中稱:“我最大的挫折就是沒能說服總統對失控的財政支出法案行使否決權。”直指布什政府忽視了進行有效經濟政策,對經濟政策長期影響也考慮不足。
 
  格林斯潘還指責說,共和黨人在當時控制國會的情況下放任聯邦政府的過度財政支出,以獲得更多政治利益,這種做法使得共和黨在去年國會中期選舉中慘敗。 他寫道,“共和黨在國會失去了方向,他們以原則換取權力,最終什麼也沒得到。他們理應在中期選舉中失敗。” 

  對於展望美國經濟未來,格林斯潘警告,如果未來幾年美聯儲將通貨膨脹率控制在1%至2%之間,利率就只能提高至兩位數。格林斯潘說,他擔心的是,如果美聯儲執行維持價格穩定的政策會面臨國會的普遍反對,或者是白宮的壓力。 

  格林斯潘還提到近來中國出口美國產品價格上漲,以及長期利率的上浮,這顯示出“通貨膨脹壓力正快速地朝我們逼近”。 

  身為共和黨人的格林斯潘在1987年至2006年間擔任美聯儲主席,任期長達18年,是美聯儲93年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主席;他在任職期間的表現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分析人士指出,最具爭議性的將是格林斯潘對伊戰動機的觀點。他說:“在政治上承認大家都知道的一點是很不方便的:伊拉克戰爭主要是為了石油。我對此感到難過。”

  有報道稱,格林斯潘相信薩達姆對中東石油供應的安全構成了威脅。英國和美國政府一直堅持稱,伊戰與石油毫無關係。布什稱,發動伊戰的目標是解除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中止薩達姆對恐怖主義的支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