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布什歐洲之行 難撫“新歐洲”人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1 14:45:30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從6月4日至11日,美國總統布什相繼訪問了捷克、波蘭、阿爾巴尼亞和保加利亞四個東歐國家,此行不僅具有象征意義,也帶著安撫、遊說各國,使它們支持美國在歐洲部署導彈防御系統等目的。新華社就此發表評論,指出布什這次歐洲之行,難以達到其目的,無法挽回歐洲人民的人心。

  眾所周知,在伊拉克戰爭期間,布什曾將追隨美國出兵的這幾個國家褒揚為“新歐洲”,而把反對美國發動戰爭的德國、法國、意大利這幾個國家稱為“老歐洲”。美國在此後的外交場合不再使用這兩個說法,但此次布什歐洲之行只挑了“新歐洲”進行單獨訪問而忽略了“老歐洲”,引人注目。

  從伊拉克戰爭、導彈防御系統計劃到八國峰會上溫室氣體減排、對沖基金管理等一系列重大議題,“老歐洲”國家都和美國顯示了不同的立場。而“新歐洲”國家的政府,不僅追隨美國攻打伊拉克、支持美國在自己的國土上部署導彈防御系統,在許多國際議題上也與美國保持一致。兩相對比,也難怪布什給予它們“一冷一熱”的不同待遇。

  但是布什所到之處的反應,卻顯示了“新歐洲”的人心所向。幾個“新歐洲”國家的公眾,都在不同地方舉行了規模千人以上的反美、反戰示威遊行。在捷克,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60%以上的公眾反對在本國建立導彈防御系統的雷達基地。在波蘭,反對美國建立導彈防御系統的公眾也有一半以上。

  其實,不論“老歐洲”還是“新歐洲”,在“冷戰”的50年中都是在美蘇對峙的陰影下生存的“夾縫國家”,人心也都是一樣,那就是反對戰爭、不要軍備競賽、渴望沒有威脅的和平生活。只要美國還在世界上動刀兵、搞擴軍,在重大國際議題上獨斷專行,公眾的焦慮和反對就不是幾次訪問所能安撫的。布什所行各國的抗議聲,就是“新歐洲”人心的最好註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