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扣英軍士兵不理制裁決議 伊朗與西方激烈摩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8 09:29:52  



  英國士兵成為談判籌碼? 

  安理會通過對伊制裁新決議固然是伊核問題中的一個焦點,但相比之下,國際社會顯然對伊朗的另一突發舉動更為關注。23日,英國皇家海軍“康沃爾”號護衛艦15名海軍人員突然被伊朗方面扣押。這著實驚動了整個英國乃至世界。英國官方堅持說,英海軍當時在伊拉克水域內進行例行巡邏,並對一艘懷疑可能走私汽車的船隻進行檢查,突然被伊朗艦艇包圍,並被迫駛向伊朗水域的軍事基地。英國要求伊朗立即放人。英國媒體最初說“英國海軍人員是在槍口下被扣的”;接著稱經過“十分專業和技術性的接觸”,被扣人員有望安全獲釋;可24日晚英國電視臺的報導開始使用“綁架”、“劫持”等字眼。 

  伊朗方面顯然無意馬上放人,並稱這是“非法入侵”。伊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發言人阿夫沙爾將軍24日說,被扣英軍已承認侵犯了伊朗水域,其供詞與英國當局的說法“恰恰相反”。伊朗有確切證據表明這些人是在伊朗水域被扣的。令英方稍感欣慰的是士兵“健康狀況良好,沒有一點問題”。不過,俄“紐帶”新聞網說,如果英國士兵故意侵犯伊朗領海,將被以間諜罪起訴。根據伊朗法律,間諜罪可能被判處死刑。 

  英伊兩國已經開始外交交涉,互召外交官員,但雙方仍是各說各話。兩國曾於2004年發生過類似糾紛,最終以英軍士兵的道歉而和平解決。一家阿拉伯媒體說,伊朗此次抓英國士兵是早有預謀的,伊方6天前就做出了這一決定,這是對美軍不久前在伊拉克北部地方逮捕伊朗5名外交人員的報復行動。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英國觀察家稱,伊朗此舉是為了多一張向美英討價還價的牌。

  英國《衛報》說,士兵被扣事件“目前看起來像是一場人質危機”,如果雙方將此事當成伊朗核問題角逐的籌碼,事情不會像3年前那麼容易解決。 

  攻打伊朗傳聞不斷 

  制裁決議通過和英國士兵被扣加劇了海灣地區的緊張氣氛。最近一段時間,有關美軍將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的傳言不斷。

  俄新網援引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報導說,一些西方外交官認為,美對伊戰爭可能於2007年底前打響。因為美以認為,外交努力的時間不能超出伊朗獲得獨立核能力的時間,否則將在進行攻擊行動時造成嚴重的放射性污染。目前一些國家已做好了撤離駐伊朗使館的準備工作。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說,俄已從伊撤走2000多名在布希爾核電站工作的專家和工程人員。這樣做一是可能出於政治考慮;二是戰爭預防舉措。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報》甚至大膽預測了美國攻伊的具體時間:4月6日清晨4時。 

  雖然伊朗稱不願與任何國家發生衝突,但事實上一直在為潛在的衝突做準備。22日,也就是伊朗新年的第二天,伊朗海軍開始進行為期一周多的軍事演習。

  《俄羅斯報》分析說,伊朗出動適合在狹窄的波斯灣活動的戰術潛艇,意在顯示自己有能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牽制美以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

  但路透社援引軍事專家23日的話說,伊朗阻礙油輪通行該海峽的能力有限,伊朗海軍遠不是在波斯灣巡航多年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及盟軍的對手。

  不過,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總經理23日表示,俄已與伊朗簽訂協定,並已全部將合同約定的“道爾-M1”防空導彈系統運送到了伊朗。“道爾”導彈是世界上第一種專用於防禦精確制導武器的短程地空導彈系統,這將對美國的巡航導彈構成嚴重威脅。 

  妥協依然有可能 

  “圍繞伊朗核問題的種種複雜表現,都是由表面上的緊張、僵硬和實際上存在的妥協可能所決定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中東研究中心主任李國富認為,現在最大危險在於美伊之間劍拔弩張的態勢,萬一出現什麼擦槍走火的碰撞和意外就可能釀成不測。但這實際上又不是雙方所希望的,大家都有緩和局勢的需求,因此,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是有可能的。難題恰恰在於:雙方都擔心先示軟、示弱就意味著在未來的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所以都拼命表現出強硬,堅決不讓步。 

  李國富說,聯合國的連續幾個決議和國際社會的反應對伊朗國內是有衝擊的,伊朗的國際形象、國際交往和經濟生活都受到了影響。如果伊朗一味堅持強硬姿態,會把聯合國推到非常尷尬的境地,也讓伊朗在國際上更加孤立。美國方面,伊拉克局勢尚未好轉,只要不傷及美國對伊朗的根本態度,美國也有可能作出適當的調整。因此,新決議並不意味著聯合國將授權對伊朗動武,而是想敦促伊朗作出回應,啟動外交途徑。(來源:《環球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