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肇興侗寨:寨如舫舟 歌勝天籟
http://www.CRNTT.com   2024-02-25 10:00:38


肇興侗寨內的智團鼓樓。陳冠合攝(圖源:光明日報)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早聞侗歌美,不知訪肇興。”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村是中國最大的侗寨,如果想聽地道的侗族大歌,一定要去這裡。大年初二,出從江高鐵站,記者乘車穿行在森林中的旅遊公路,兩側高大的水杉樹“列隊”迎客。約莫20分鐘,遠遠看到葱綠掩映的一排氣勢恢宏的侗族鼓樓,陣陣蘆笙樂、禮炮響、攔門酒聲傳來,肇興村到了!

  “龍來嘍!”當裹著青布頭帕、身著盛裝的精壯漢子們手擎五彩龍身,在喧天鑼鼓和蘆笙歌中,上下翻飛在石板路和花橋上時,節日的焰火已映紅了肇興侗寨的夜空。“如不唱歌可惜歌……”寨內鼓樓下,黎平縣9支歌隊競相一展歌喉,用悠揚的旋律迎接四方賓客,這座千年古寨在天籟之音中來迎來新的年歲。

  肇興侗寨依山選址、臨水而建。群山中難得有這麼一塊上好的“壩子”,兩條山溪從東、南的高山峽穀中奔流而來,在村寨中匯成了肇興河。古往今來,肇興人把居住地視為一條“巨船”,載著穀地中的千家住戶,穿越時光。據《肇興陸氏族說》記載,肇興村始建於北宋雍熙三年(986年)。算起來,侗家人乘“船”落寨於此已有千餘年。

  “凡是侗人靠勤快,平地也挖陡也翻。哪裡有水是活處,正是繁衍地段,往後不憂愁。”寨門外的梯田裡,冬日油菜花開得正艶,不時飄來悠揚的侗歌聲。在“飯養身,歌養心”的侗家,水稻是傳統農作物和主要收入來源,稻、魚、鴨的種養模式世代延續、傳承至今。待到穀雨時節,梯田上了水,村民們又將迎來新一年的勞作。

  行至寨內,村落主街道將村寨分成兩邊。縱橫交錯的街巷或鋪墁著青石,或鑲嵌有鵝卵石,幽靜地通往各家各戶。寨中房屋多為穿鬥式幹欄建築,吊腳高懸地面,通風乾燥,冬暖夏涼。樓柱用上好的杉木建造,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更為講究的人家,房屋裡裡外外都塗上桐油,乾淨又亮堂。

  頂覆小青瓦的吊腳樓,一般為三層五開間以上,許多已有百年“房齡”。如今,臨街的一層大多用作了商鋪。踏著木質樓梯登上二三層,修舊如舊的高超技藝,讓人很難察覺到歲月的痕跡。肇興村黨支部書記陸衛敏驕傲地說:“房前屋後都搞得漂漂亮亮,大家看了心裡哪能不歡暢!”

  吊腳木樓簇擁下,5座保存完整的侗族鼓樓聳立於寨中。以鼓樓為標誌,村中12個姓氏人口相聚而居,在明洪武時期就已形成了五大“樓團”。處村寨中心“船篷”位置的智團鼓樓,樓頂呈“樂山式”四方倒水型,頂脊中央塑置一光芒四射的紅日,兩端翹角各塑一只捕魚的曾江(侗語,意為鷺鳥),其頭望外而尾朝裡,象徵樓團人的圖騰與願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