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風文藝須去偽求真
http://www.CRNTT.com   2024-02-21 11:41:03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  近年來,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內核、以新創意為表現形式、以新媒介為傳播載體的文藝作品和文藝形式屢屢出圈。這種融合古典與現代的文藝作品和文藝形式,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在社會上形成一種審美風潮,人們將這類文藝作品和文藝形式稱為國風文藝。

  國風文藝讓傳統文化實現了青春化表達,點燃了青少年群體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同時也成為一種“流量密碼”。但一些組織和個人為了吸引眼球,打著“國風”的旗號粗制濫造,甚至坑蒙拐騙,推出的作品徒有國風之表卻無國風之實,這樣的國風其實是“偽國風”。

  “偽國風”現象通常表現為,在文藝創作中冠以“國風”之名,貌似借用了歷史典故、經典作品、經典人物形象等傳統文化元素,實則以無法考證的服裝造型、語言修辭、朝代背景等進行戲說甚至惡搞。

  比如,一些所謂的國風網劇,以架空歷史的方式虛構迎合部分人審美的人物,敘事旁枝斜出、拖沓冗長,以玄幻、怪誕、奇異的劇情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一些所謂的國風遊戲,對歷史人物肆意解構,並讓人物置身於帶有中國歷史文化片段的場景中,看似在弘揚傳統文化,實則在宣揚歷史虛無主義;一些所謂的國風網絡小說,看似在講述一個充滿歷史感和傳統文化氛圍的故事,但往往會在簡單鋪排傳統文化元素的過程中,暴露出浮誇華麗的缺陷;還有一些所謂的國風網絡音樂,喜歡用古詩詞中的意象填詞,但由於缺乏中心思想,常常給人以詞不達意、堆砌辭藻、矯揉造作之感……“偽國風”文藝作品的生產方式簡單而又粗暴,相關作品往往是從“傳統文化數據庫”中抽取一些符號拼接堆砌而成,久而久之,形成了機械化、模式化的創作生產套路。

  在資本的推動下,“偽國風”文藝作品大量出現,一方面會消解國風原本的意涵,破壞傳統文化的形與神,擠占優質國風作品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也會影響人們的審美判斷力,尤其會對青少年的審美產生誤導,讓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產生偏差。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氣、磅礴早已浸潤於國人的精神血脈。優質國風文藝作品能夠激活傳統文化的生機,賦予傳統文化煥發時代活力的美學路徑。打造優質國風文藝作品不僅要對“偽國風”進行辨析,還要進一步去偽求真,激濁揚清,讓越來越多的“真國風”不斷走進人們的生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