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一體化多功能文化場館“嵌”入海派歷史文化街區
http://www.CRNTT.com   2023-01-02 11:00:02


  中評社北京1月2日電/據文匯網報導,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滬上又喜添新地標。2023年1月1日上午,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徐家匯書院(暨徐匯區圖書館新館)全新開啟。首批新老讀者走進位於徐家匯源核心區域的“巨型盒子”,以書香開啟新年新氣象。自此,與市民讀者闊別三年有餘的徐匯區圖書館在建館66周年的“花甲”之年以“沐光而生·向光而行”之心煥新亮相,成為人人可享的“市民第二書房”。

  十年磨一劍終圓夢 “海派之源”翰墨飄香

  為打造這處與海派之源相匹配的公共文化空間,徐匯先後投入了近十年時間進行規劃、籌備、建設,社會各界也給予了極大的關注。2019年,為完善功能布局,滿足市民多元閱讀需求,徐匯區圖書館閉館“暫別”;2021年,徐匯區委、區政府決定將徐家匯源景區核心位置作為徐匯區圖書館新址。2023年1月1日,徐家匯書院全新開啟。

  復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上海市文聯副主席孫甘露、上海圖書館館長陳超等發來祝賀視頻,期待徐家匯書院為上海城市文化的未來做出新的嘗試和貢獻;作為徐圖發展見證人, “001號”徐圖“人瑞”——93歲高壽的賈惠銘老人也發來祝賀。

  儀式現場,四組徐圖讀者代表上台為徐家匯書院獻上真摯的祝福,並喜獲書院新年禮。市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方世忠,徐匯區委副書記、區長鐘曉咏出席儀式並正式開啟徐家匯書院。

  元旦期間,徐家匯書院為市民讀者送上了新年開啟日書香體驗全攻略,五重驚喜帶大家深入瞭解徐家匯書院。其中,定點參觀“書院八景”、抽取書院新年好禮、“東西公園”文創商店“扭點好東西”等活動深受歡迎。書院還為大家準備了新年明信片,加蓋徐家匯書院新年定制郵戳,為2023年的第一天留下書香記憶。

  雋永文脈傳承 “歲月圖書館”凸顯海派基因

  在一百五十餘年前,如今徐家匯書院所在的地理位置正是中國第一家博物院“徐家匯博物院”的所在地。現在上海自然博物館里的許多珍貴標本都來自於這裡。如今,這份雋永的文脈傳承三個世紀,注入徐家匯書院,成為這座“歲月圖書館”的海派基因。

  徐家匯書院置身於上海首個4A級開放型都市旅遊景區——被譽為“海派文化之源”的徐家匯源的核心區域,總面積18650平方米,地下兩層,地上三層,設近800個閱覽座席,是一座具有開放、創新、融合性的集文獻閱讀、展覽講座、藝術鑒賞、文創集市、旅遊導覽等服務為一體的全媒體時代復合型圖書館。

  書院建築上醒目的“徐家匯書院”五個大字來自於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徐光啟的手跡;書院英文名字“ZIKAWEI”則出自上海方言加威妥瑪式拼音法……諸多細節無不透著徐家匯作為海派文化發源地的歷史感。

  位於書院中庭晶瑩剔透的“光啟之門”藝術裝置是基於土山灣中國牌樓的形象進行藝術化再造的,以3d形式力圖通過現代先進設計與建造技術對傳統進行新的演繹,從而回望歷史,對當下的時代精神加以詮釋。據悉,“光啟之門”由2台大尺度建築空間打印機器人耗時50天打印完成,打印路徑長達17000米,打印消耗材料1.8噸。整個編程超過50萬行,全部程序通過自主研發的FUROBOT軟件進行批量化編程完成。“光啟之門”與20多米長的“海上長桌”共同再現徐家匯百年文化記,鋪陳海派文化百年記憶通道,構成書院最有辨識度的獨特標誌。

  書院由西岸美術館設計師、英國著名建築大師大衛·奇普菲爾德擔綱設計,內部則由知名建築設計師俞挺團隊操刀完成。

  滿足個性化需求 幸福感“24小時圖書館”
  
  作為人人可享的優質文化資源,圖書館是最能體現一個區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水平的平台。它為市民遊客提供了尋求知識的重要渠道,終身學習的優質平台,多元交流的書香空間,也為區域的文化發展提供了最充分可能。為此,徐匯多年來一直進行著不懈的探索與創新,大力營造書香社會、助力建設文化強國。

  秉承“讀者第一 服務至上”辦館理念,徐家匯書院在各個區域的設置方面上都營造出“人書一體”的閱讀氛圍。一樓少兒區設低幼區、幼兒區、小學區、中學區四大板塊,延續徐匯區圖書館對少兒閱讀20餘年的傾注;二樓服務區集外借和閱覽為一體,藏書涵蓋中國圖書館分類法規定的所有22個大類,復古的海派彩繪玻璃點綴其中;三樓特色文獻區里可見“鎮館之寶”《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等大型成套叢書和各類方志構成的特色文獻區。晚清至民國時期上海著名的報刊、雜誌全套影印本也可在此查詢到。此外,書院劃分出陽光閱讀區、光盒空間、24小時閱讀區等區域,為市民讀者提供多面、細致、樂在其中的閱讀空間。

  作為區總分館體系的總館,徐家匯書院還將銜接起徐匯13個街道、鎮的分館以及徐匯的書店、出版社、書香行者、燈塔書房等閱讀空間,引領整個城區浸潤書香,圍繞“建設新徐匯、再造新徐匯”奮鬥目標服務大眾,使之成為市民向往、讀者喜愛的文化空間與精神家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