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讓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新語)
http://www.CRNTT.com   2022-12-30 10:14:51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2022世界製造業大會期間,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葛皖鏑博士的一番感言讓人印象深刻。他認為,大眾在合肥投資新能源汽車項目,一個重要原因是基於這裡有良好的產教融合和“種子工程師”。

  人才是第一資源。2014年起,我國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成為改革的方向,開展面向行業特色型高校或應用型高校布局建設。

  近些年,我國在高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持續加大力度。然而,從整個就業和經濟發展需求來看,高水平應用型人才隊伍總量供不應求,高校畢業生供給與產業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就業難”與“招工難”持續並存,特別是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的高水平人才尤其緊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合肥學院的探索,不僅在促進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形成學生就業與企業引才雙贏局面上取得了成效,也為高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鑒。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如何有機銜接,是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命題。希望有更多應用型學校勇於創新、奮力探索,讓更多“種子工程師”破土萌芽,讓更多卓越工程師脫穎而出,成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