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華塑社區裡的越南早餐
http://www.CRNTT.com   2022-12-28 13:39:00


  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據人民網報道,60多年前,幾百名華僑從9個國家歸來,落戶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常泰街道。歸僑們用雙手蓋起毛坯房,建起盛極一時的華僑塑料廠。華塑社區因此得名。

  1978年,大批越南華僑離開越南,22.4萬人回到中國大陸。其中,數千人在華塑社區落戶。

  歸國華僑 融入社區

  頭頂白色尖頂的鬥笠,肩挑晃晃悠悠的竹筐,三五成群的孩子……這是泉州華塑社區給人的第一印象。自歸僑們踏上華塑土地那一刻起,他們的命運就與這裡緊密相連。

  聰記越南風味小吃店店主梁君玉就是當年大批歸僑中的一員。回憶起這段歷史,她說:“1978年隨父母回國時,我才5歲。我們在越南的生計以農業為主。回國後,政府建好房屋,將印尼歸僑、越南歸僑妥善安置在華塑社區。3層、4層的樓房簡直是‘豪宅’。父母被分配到當時的華僑塑料廠工作,加入到生產‘白鴿牌’泡沫塑料拖鞋的行列中。”

  5歲的梁君玉很快融入了當地生活。而對於父母來說,語言成為主要障礙。梁君玉祖籍廣西,父親說粵語,母親說客家話,泉州當地居民則說閩南語。初來乍到,陌生的語言環境讓梁君玉一家心中更添幾分緊張與不安。

  好在華塑社區裡,一半以上的居民都是歸僑,和梁君玉家在越南同村的就有好幾戶。幾年下來,梁君玉覺得鄰裡之間如同家人一般親切。

  和梁君玉一起歸國的,還有家裡的親戚朋友。他們被安置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省份。梁君玉回憶:“當時,我們走得很急,東西基本都留在了越南。我們祖上幾代人都生活在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