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俞振飛的藝術滋養仍在延續
http://www.CRNTT.com   2022-12-08 12:09:33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據文匯報報導,“百練不如一演,要為孩子們多創造舞台,讓他們切身體悟到俞老留下的舞台、留下的學校究竟意味著什麼。”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校長張軍說。上周,上海戲校紀念俞振飛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多專業綜合演出“藝術是什麼”在宛平劇院舉行,一群平均年齡十五六歲的少年釋放著青春能量,也在薪火相傳中接續著傳統藝術最可貴的生命力。

  演出中,京劇曲牌《夜深沉》、京劇《天女散花》《蘆花蕩》、昆劇《扈家莊》《牡丹亭·尋夢》選段以及朗誦、木偶、音樂劇等表演悉數亮相。1957年,京昆藝術大師俞振飛擔任上海戲校的首任校長,為京劇、昆劇的人才培養嘔心瀝血,當年“昆大班”學員的成長,就與俞振飛的教育和關心密不可分。如今,戲校的“昆七班”共有39名學生,行當齊全,2019年入校的他們雖然剛剛踏過六年專業學習旅途的一半,但舉手投足間已頗具風采。

  今年15歲的蔡樂藝在演出中帶來了《牡丹亭》中的一折,這是她第一次登上大舞台表演,登台前難掩緊張的心情。就在不久前,她才和爺爺、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蔡正仁一同欣賞了全本《牡丹亭》,“看到這麼多優秀的演員一起表演,我未來也想和他們一樣”。回憶起演出,女孩的眼裡寫滿對舞台的渴望。指導老師高雪生說,今年十月,“昆七班”完成了兩場匯報演出,孩子們不俗的表現獲得了前輩專家的好評。“內行話說戲唱人好唱、人唱戲難唱,我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畢業時每個行當爭取拿出四出成熟的折子戲,讓學生們可以在專業院團裡站得住腳。”他對記者表示。

  戲曲人才是在舞台上滾出來的,從台上摸爬滾打成長起的張軍深諳來自台下觀眾的壓力是督促演員成長最大的動力。因此,盡可能地為孩子們提供表演機會是學校在教學之外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昆班的匯報演出曾一度面臨無法呈現的難關,想到學生們平日裡的寒窗苦練,張軍決定“硬著頭皮也要上”,並主動“請纓”為演出擔任串場主持人,“優秀的學生是每一秒每一天磨出來的,我們要花最大的力氣把他們送上舞台,得到表演藝術的錘煉”。

  “每個孩子都是奇跡,他們用生命和青春在延續傳統。”曾一度走過昆曲無人問津的低迷時期,如今又正身處當下傳統文化備受矚目的時代,張軍格外珍惜如今的好光景,身上自然而然攜帶著一份“緊迫感”,“我們也要立好我們的目標”。離昆七班畢業還有兩年,張軍已經憧憬起來:“希望他們的畢業演出能夠在上海大劇院完成,為孩子們面向未來勇敢前行、也為昆曲藝術美好明天助‘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