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江蘇宿遷:曲藝事業煥發勃勃生機
http://www.CRNTT.com   2022-10-27 09:19:51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從淮劇《楊排風觀燈》到揚州清曲《風雅頌》,從柳琴戲《棗花》到越劇《西廂記·琴心》……日前,在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文體中心,來自全國的10名梅花獎、牡丹獎獲得者會聚於此,拿出曲藝精品力作輪番登台,讓宿遷市民近距離感受到曲藝的獨特魅力。

  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系列活動“花落”宿遷以來,“鄉音鄉韵鄉情”——中國曲藝之鄉 (名城)優秀曲藝節目展演、“水韵河音精萃”——大運河流域非遺曲藝優秀曲目展演、“吳楚佳音雅集”——長三角評話評書名家新秀展演等分項活動接連上演,書寫了中國曲藝的華彩篇章,也展現了宿遷文源之深、文脈之廣、文氣之足。

  生生不息,曲藝得到傳承

  她們被宿遷人的熱情暖到了。

  “宿遷觀眾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熱情、懂戲。作為演員,和大家互動得很開心。”一曲唱完,第二十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柳琴戲省級傳承人王曉紅意猶未盡。時隔多年,再次來到宿遷表演的第十六屆梅花獎獲得者、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陶琪感慨宿遷變化太大,唯一沒變的就是觀眾對曲藝的熱情。

  熱情源於熱愛。宿遷先後出現過10餘種地方曲藝,深受當地百姓喜愛。同時,宿遷曲藝演出市場活躍,年均開展“周末書場”“琴鼓村村行”等曲藝惠民演出近千場。

  作為蘇北大鼓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有著“大鼓狀元”美名的牛崇祥率先在2017年把鼓書說唱搬上網絡,通過網絡直播“一個人唱一台大戲”。“坐等牛老師開播”成為他直播間近8萬粉絲每天的期盼。

  把蘇北琴書傳承當做畢生事業,74歲的“終身成就曲藝藝術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銀霞穿梭大街小巷,忙碌著教學。到宿城新區實驗小學非遺蘇北琴書班授課,每星期三節課;到宿遷市文化館琴書班教學,每周三場……年復一年,如今跟張銀霞學習蘇北琴書的學員遍布全國各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