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傳統戲曲火遍青春校園
http://www.CRNTT.com   2022-10-26 10:16:41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等四部委印發《關於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戲曲進校園實現常態化、機制化、普及化,基本實現全覆蓋”。

  五年過去了,成果如何呢?我們看到:上海戲劇學院“416女團”用戲腔唱古風歌曲的視頻風靡全網;遊戲《原神》中糅合了戲曲元素的“神女劈觀”唱段甚至引起國內戲曲界各個劇種眾多藝術家下場翻唱,在視頻網站動輒百萬播放量,成為時尚的校園文化……

  隨著“戲曲進校園”政策不斷推進、深化以及國家對美育、戲曲教育越發重視,大中小學的學生與戲曲之緣也越結越深,他們不僅是“戲曲進校園”的受益者,有機會接觸、認識戲曲,更自發成為傳統戲曲的傳承者、傳播者甚至是研究者。

傳統戲曲火遍青春校園

中關村第一小學金帆京劇團原創的京劇課本劇《鹿乳奉親》劇照。圖片為資料圖片

  戲曲傳承實現由“進校園”到“駐校園”

  踢腿、開胯、耍棍……這些是北京市東城區革新裡小學三年級學生烏達木六年來的日常,他從三歲半開始練京劇基本功,如今依然保持每周末七、八個小時的訓練強度。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金帆京劇團負責教師陳艶麗介紹,近些年學習戲曲的孩子越來越多了,京劇團從最初發愁“找尋學員”,到現在“擇優錄取”後仍有300餘人,見證了京劇的走俏。“要以戲曲教育的方式來育人,而不是只作為一種才藝培養。”陳艶麗認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