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http://www.CRNTT.com   2022-10-24 10:29:59


9月10日,中秋假期第一天,不少群眾來到博物館等地,在濃濃的文化氛圍中歡度中秋。(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深厚的文化根基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固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祗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深刻把握世界文化激蕩態勢,夯實文化根基並增強文化軟實力,是當代中國積極參與世界文化交流互鑒並行穩致遠的根本之策,是我們勇於面對全球文化交鋒競爭並克敵制勝的基本法寶。

  在世界文化激蕩的洪流中,是壯大自己的文化力量、提升民族文化的影響,還是被文化洪流衝刷、甚或遭受滌蕩淹沒之災,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場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嚴峻考驗。要避免文化激蕩引發社會動蕩和政治混亂,既需要增強自身的綜合實力和文化防線,也直接檢驗著民族的歷史積澱與文化根脈的牢固程度。深厚的歷史積澱與深邃的文化根脈,傳承不絕的民族精神與執著於心的信念追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夠站穩腳跟的深層次根源。當代中國面對世界文化激蕩新態勢之所以能夠牢牢站穩腳跟,一個無可替代的根本性因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予的堅固支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站穩腳跟的深厚根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結著中華文明精華,在世界文化體系中獨樹一幟。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縱貫5000多年,形成了以萬物一體的宇宙觀念、剛健有為的人文精神、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崇德尚群的倫理規範、協和萬邦的天下意識為主要內涵的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表征著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質和發展形態,促進中華文明傳承不絕、演進發展。在世界文化體系中,中華文明地位突出,中華文化影響廣泛,不僅是四大原生文明古國中唯一未曾中斷且延續至今的文明形體,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具有重要外溢影響的文化存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中華民族精神,在世界民族文化中獨領風騷。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一種思想觀念和道德規範,又是深植於中華民族血脈筋骨與氣質禀賦之中的認知思維和人文精神,其核心和精髓在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凝結為民族精神。像“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千古傳唱,就是中華民族精神意志品質的寫照。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把中華民族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愛國主義精神使中華民族遇難不屈、遇危不亂、遇險不倒,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標識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明特色,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園地中呈現出非凡的風韵與氣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